&esp;&esp;苏娘子开店之后,家里情况好一些。
&esp;&esp;慧女点心二月二十开业,到今日三月初九,差不多可以估算出一个月能有十两左右的利润收入。
&esp;&esp;扣掉每个月四两的店面租金,实际到手六两左右。
&esp;&esp;苏家夫妇两个算的脑袋疼,总算把账目理清楚。
&esp;&esp;闺女在就好了,绝对算得又快又准。
&esp;&esp;两人收入加起来,再减去必要的支出,余下的六两银钱,勉强够长子去更好的私塾读书。
&esp;&esp;“京城居不易啊。”苏副使无奈。
&esp;&esp;苏娘子点头,把喜饼的银钱列出来:“好在有喜饼撑着,不至于一分钱不剩。”
&esp;&esp;没想到,喜饼收入倒是成他们家唯一可以存起来的积蓄。
&esp;&esp;“要是能多接几次,咱们就不用为银钱发愁。”
&esp;&esp;夫妇把算盘拨出火星子,另一个房间里,躺在床上的苏茵茵盯着天花板,小声道:“要想办法多卖些喜饼。”
&esp;&esp;“不然家里攒不到钱的。”
&esp;&esp;哥哥的夫子说,只要哥哥去更好的私塾读书,这几年就可以去考秀才。
&esp;&esp;考秀才要花钱的,报名要花钱,备考要花钱,笔墨纸砚更要花。
&esp;&esp;必须提前攒够。
&esp;&esp;苏茵茵跳下床,又把笔袋拿到怀里,再次躺在床上。
&esp;&esp;哥哥对她好,她也要对哥哥好。
&esp;&esp;赚钱,必须赚钱。
&esp;&esp;跟着爹娘跑了一天的苏茵茵抱着哥哥送的笔袋昏昏欲睡。
&esp;&esp;她一定能赚到钱的!
&esp;&esp;
&esp;&esp;“宝宝醒了吗。”
&esp;&esp;苏副使小声问道。
&esp;&esp;苏娘子悄悄打开女儿的房门:“还没呢。”
&esp;&esp;哥哥也凑过去看。
&esp;&esp;这是妹妹第一次自己睡觉,他们都很担心。
&esp;&esp;昨晚苏家夫妇算完账才发现,女儿在自己的房间里睡着了。
&esp;&esp;犹豫许久,苏娘子还是给她盖好被子,没有打扰。
&esp;&esp;不过苏副使跟苏娘子翻来覆去睡不着。
&esp;&esp;虽说女儿已经三岁,分房睡也没问题,可这心里,怎么空落落的。
&esp;&esp;一大清早,连带着早起读书的苏显都不停来看。
&esp;&esp;还在梦乡的苏茵茵对此完全不知情,她只知道自己睡得很安稳,甚至梦里还在做点心呢。
&esp;&esp;“私塾那边先不去了。”苏家夫妇昨日商量过,这会正好同长子说道,“这几日让你爹爹带着,去这几家私塾看看。”
&esp;&esp;苏显早慧,知道为何要换私塾,对此并未异议,只是看到那几家私塾的名字,稍稍迟疑。
&esp;&esp;他知道那些私塾,价格都不便宜。
&esp;&esp;苏娘子苏副使却不准孩子拒绝:“咱们家供得起,放心。”
&esp;&esp;苏显微微点头,他相信爹娘。
&esp;&esp;而且他读书,也会有回报的。
&esp;&esp;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考上秀才。
&esp;&esp;所以苏茵茵揉着眼睛起床,正好挥着小手送爹爹哥哥出门。
&esp;&esp;爹爹甚至穿了过节的新衣哎。
&esp;&esp;想要去好私塾上学,有钱只是门槛,还要考究学生的学问,以及家里长辈的情况。
&esp;&esp;古代求学,也难呀。
&esp;&esp;苏娘子在厨房准备今日的点心,苏茵茵吃过早饭,就在旁边帮忙。
&esp;&esp;一连两日,苏副使带着长子去私塾“面试”。
&esp;&esp;苏娘子带着小女儿开店,苏茵茵没事的时候就在店里练字,顺便帮忙算账。
&esp;&esp;只是去的私塾越多,苏副使的眉头皱得越深。
&esp;&esp;五家私塾,其中三家学生招满,还有一家夫子不行。
&esp;&esp;最后一家还未松口,可瞧着看不上军户人家的子弟。
&esp;&esp;苏家其实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