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oo章(1 / 2)

虽说读书并未读出什么名堂,但即便是郭员外让他下乡、娶亲二选一时,他也没想过成亲。

他才十八,读书人成亲都晚!

但要说他想借着读书之名攀龙附凤,那倒也没有。

他也没想过高中之后迎娶高门贵哥儿或世家千金。

他就单纯没想过这方面的事儿。

此时,察觉到对周康宁的心思,一时间他心中的苦更多些。

其实,不仅仅他爷爷轻视他,秦家人周家人,应该都觉得他百无一用吧……

他在秦家待这么久了,秦家人周家人在背地里都客客气气的称呼他为郭小公子。

这种疏离,本身就是一种不认可……

但他从前并不在乎,因为他很快就会回郭家,他会继续读书,今后与秦家人周家人不会有太多交集,也就是逢年过节送个礼。

当初来秦家是迫不得已。

可他在秦家所知所学,会令他受益终身。

因此,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可现在,他对周康宁起了心思,那这种不认可就太折磨人了。

在世人眼中,他家富、人和气,绝对是难得的良婿。

可周康宁一不图他家富贵,二不图他和气。

周康宁都敢拎着刀砍人了,那和气在这朵小白花跟前算个什么优点?

说不定周康宁会觉得他软蛋,还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

头疼。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儿,他是非周康宁不可吗?

郭信恳又失眠了。

翌日醒来,脸上又挂了黑眼圈。

神色瞧着也颇憔悴。

秦劲不由旧话重提,若是夜间睡不着,那可以躺到院子里。

郭信恳原本想要拒绝,可想到昨晚周康宁与周延年仿佛加了密一般的交流,鬼使神差的,他点了头。

哼,他倒要看看,这兄弟俩晚上到底干嘛了。

之前秦劲花钱买了两张草席,王秀芹得知,颇为心疼。

因为秦老头会编草席。

秦老头不仅会编草席,还能编背篓、篮子等物件。

秦劲买草席的当日秦老头就去河边割了许多蒲草回来,如今已晒了几日,正好拿来编草席。

秦劲特意去老院了一趟,拜托秦老头今日编个草席,之后才和周延年一道出发去大集上。

如今秦兵三兄弟已不卖凉粉了,改卖大拉皮。

去年大拉皮的售价是十文钱一斤,这价格赶得上毛猪了,一般人家真不舍得买。

因此,这大拉皮不零售,只出售给固定的几人。

而且,还得提前一日预定。

天热,这玩意不好放,顾客预定多少秦家做多少。

今年虽然淀粉充足,但售卖方式照旧。

这是“奢侈品”,走的就是少且贵的路子。

他的几位客人当中,方老板买得最多。

方家的汤饼铺生意旺,此前一日就能卖掉几十斤凉粉,如今改为大拉皮,一日卖掉二十斤也不在话下。

方老板每日最少买二十斤,在此基础上,时常会增个几斤。

郭府每日固定买五斤,一日不拉。

吴雷每日固定买二十斤。

他的小摊子面向平民,但谁让大拉皮太过爽口,舍不得买一斤的,可以花六文买半斤——他的售价是一斤十二文,比进价高了二文。

半斤也不少了,切成小块,加上黄瓜花生米蒜末香醋辣椒油随便拌一拌,那滋味就胜过无数菜肴。

陈掌柜偶尔也会买上两斤三斤的,有时候是自家食用,有时候是放在客栈里出售。

牛掌柜亦是如此。

还有一些熟客,嫌方老板铺子里的凉拌大拉皮卖得贵,也嫌吴雷涨的那二文跑腿费太高,于是就找到秦劲这个源头供货商预定。

这些散客,零零碎碎的,一日最少也有五斤的订单。

因此,大拉皮每日的固定销量最低是五十三斤,多了能有六十斤。

一斤的利润是八文。

五十三斤便是四百二十四文。

秦劲只占一成,可得四十二文四厘。

秦兵三兄弟每人可得一百二十七文二厘

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两八钱。

这只是按照每日最低销量得出来的数字。

实际上,三兄弟的月收入能达到四两。

一个月四两,看似只比卖凉粉多了几百文,但凉粉一日得做二百多斤才能有这个收入,大拉皮只需五六十斤就能达到。

不仅省时间省力气,还能省下许多淀粉。

省出来的淀粉,能让这门生意持续到今年秋红薯成熟。

头一年没经验,三兄弟准备的淀粉不够,去年夏日卖完大拉皮,淀粉就断了顿。

三兄弟将近两个月没有收入,白白损失了六七两银子。

而且,秦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