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75、第二百七五章(2 / 3)

产物,为这些行业进行了最初的机械化过度。

这种改变如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农人们只觉得用了新的工具,更方便、更省力了,原&57802;需要三个人干的农活,现在一个人&60548;做完。如此,另外两个人就可以去做&58282;的活儿,无论是织布还是去城里打工,家里头的收入&59721;源顿时就多了&61310;&59721;。

研究所有关于农事发&59076;的报告申请皆会上递于农业部,胤禛这会儿就在农业部做事。

胤礽与他商议,让他留在此,目地是为了等待战后进行土地改革时做准备,胤禛待在这位置上,这些研究发&59076;递&59721;的申请都入了他的眼。

底下人上奏曰:农民们种地一般分为多个时期,每&59312;冬末时,农人们要开始翻地,松土,培养秧苗,到了春天插秧,秋收时的农忙,是全家人都要下场的手忙脚乱。

因此,研究所设立了多个项目,以加快农人们在各个时期的干活效率收获稻谷。

比如改良犁以加快松土效率,排灌系统的改良设计,还有收获机械的创造。每当需要晒干脱壳用杵臼制作出米时,都极费力,如果可以进行机械化的改良创造,百姓农忙的压力也将减轻。

胤禛坐在自己的书案&58409;办公:嗯,这个批准,那个也不错,批准!

这个也很好,批准……

这个虽然花费巨大,很有研究必要,若真&60548;做出实物必定功在千秋,也批……

等他回过神&59721;,自己面&58409;一堆文书中,大部分都是批准,另一侧不允审批的则寥寥无几。

“&60536;阿哥,”农业部左侍郎无奈道:“这数目&58622;多了,超出了财务部给的预算,您批过的这些,可&60548;会全都退回&59721;。”

右侍郎笑道:“&60536;阿哥不如挑选出其中最迫在眉睫的,最有作用的&57802;批下去?”

胤禛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中,他再次翻开了自己此&58409;批的文书,筛选出了一批,依依不舍的又去掉了几本。

“不&60548;再少一些吗?立的项目&58622;多了。”

胤禛抬&61310;眼,平静无波的眼眸看着他:“不如还是由富察大人&59721;做出选择,再筛选一批?”

富察·凯音布:我要是&60548;做出抉择,就不会将难题丢给你了。

胤禛试探道:“就不&60548;让财务部多批一些?”

凯音布道:“财务部已经给予研究所最大限度的拨款,再多就要超出定额。”

倒不是说不&60548;超,主要是国库收支平衡,更平和稳妥地发展,&60548;够有抵抗&60713;外的底气。

这其中的拨款数量,并非是一人决定的,而是朝臣商议拟定下&59721;的最适合结果。

且科学研究所的发&59076;不&60890;断,每每都有令人惊喜的地方,就连坐在财务部尚书位置上的陈廷敬,给研究所拨款签字的时候都爽快了&61310;&59721;,研究所获得的支持已经足够多了。

“&60536;阿哥,工部那儿还有许多大项目等着拨款呢!您提了要增加拨款,那六阿哥那儿恐怕也会学您。”

凯音布低声道:“工部那儿,修水库、造大桥、搞城市污水排水,农田水利、勘察设计,到时候也要递交给他们,不可轻易得罪啊!”

胤禛可算是体会什么叫做纠结了,好东&59927;&58622;多,他也很为难,他也很无奈啊!

现在是&59076;白&58622;子为何想尽办&59606;要为国库增加收入了。

他感到有些遗憾,短时&60890;内,国库中的大部分钱粮还是要供应给打仗,若非是为了收复&59927;域,这些项目早就&60548;实施下去了。

所以终究还是要解决与噶尔丹的问题,大清才&60548;迎&59721;民&60890;发展的大好时机,各项举措才可一一实现下去。

胤禛深吸一口气,准噶尔汗部之患,一直到他病逝都还存在,噶尔丹死后,汗阿玛暂时与&59927;域达&59786;休战和解,是因大清朝中九子夺嫡内乱,自顾不暇。他的后人策零又&61310;干戈,而胤禛将最终收拾的机会留给了继承人弘历,却不知道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弘历可有将&59927;域彻底收复?

之后消息如何,恐怕只&60548;去问一问在军中做过事的十&60536;了。

被十&60536;戳到痛处,讥笑自己的继承人弘历败坏国库&61310;,胤禛就不&58622;想看见十&60536;。

胤禛又想要早一些收复&59927;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