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反复商议,决定将错就错,硬着头皮去出使金国。
或许金国君臣不读诗书,看不出国书里的漏洞呢。
看不出来才怪了,完颜阿骨打接到国书,读完之后差点笑掉大牙。如果按照这种分配方法,就算大宋拿回燕京路七州,也将被金国团团包围。
赵良嗣竭力补救,说道:“平州(卢龙)、营州(昌黎)、滦州(滦县)本属燕京地,也当归大宋所有。”
完颜阿骨打说:“这三州,不在燕京路。”
赵良嗣垂头丧气,这三州是燕京门户,如果不拿到手,金国随时可以出兵燕京。
宋国使者们忧心忡忡,他们被宋徽宗坑惨了。
国书是宋徽宗亲笔写的,只跟童贯商量过。从拿出皇宫的那一刻就不可能更改,至少使者们不敢拿去改。
宋徽宗对此毫不知情,他开开心心举行大朝会,又亲自召见了诸蛮使者。
“你是朕册封的百蛮都大鬼主,为何屡犯边界还劫掠贡物?”宋徽宗问道。
苴猛千里迢迢来到东京,见识了东京繁华,更知自己与宋国不能比,此刻已没啥心气儿,跪地磕头,痛哭流涕:“臣偏居蛮地,不晓得皇帝威严,现在已经心服口服。大宋的皇帝陛下,你的光辉就像太阳,我不过是一只萤火虫。用萤火虫的亮光,跟太阳相比,这是我的无知。”
此番言语,是林摅教他说的。
宋徽宗听了果然欢喜,又问黎州战事的细节。
苴猛还是按林摅所言,说林摅亲自带兵打仗,还亲自在城外劝降。那些表现勇猛的军官,也换成了不知哪里来的老六,反正宋徽宗不可能亲自查验。
宋徽宗说道:“尔全家便住在东京,赏赐宅第一座,再封你为顺义侯。”
“谢陛下!”苴猛连忙磕头。
宋徽宗又好奇问:“那平夷砲真能投百斤巨石,且不需太多砲手?”
苴猛回答:“正是。”
宋徽宗便勒令工匠打造,他要亲自去看看。
祖籍成都的大臣,趁机举荐宇文常,去掌管成都府路茶马司,宋徽宗欣然答应。
他又叫来李邦彦,感慨道:“这个朱铭,不论去了哪里,总能做出些事来。明明才能卓著,却讽刺俺是昏君,该如何用他呢?”
李邦彦说:“可让他写一封悔过书,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升迁别处。”
宋徽宗点头道:“此言有理。”
(上一章的隗国,已经改为倗国。)
第296章 薛道光访日
“陛下,臣闻巨舟出港经年,扬帆千里,遍寻海国。至今倾覆三艘,而未得遇仙踪,臣请携弟子为陛下海上访仙!”
延福宫内,薛道光长跪于地。
宋徽宗叹息:“卿也要弃朕而去耶?”
薛道光连忙说:“臣并无此意,只是为陛下寻仙。臣……也有私心,欲在海上寻访祖师踪迹。”
宋徽宗仔细想了想,挥手道:“依卿之意,擢卿为寻仙使。去吧,早去早回。”
“谢陛下!”薛道光躬身欲退。
“慢着,”宋徽宗喊道,“日本国久不来朝,卿寻仙之时,带上牒文与国书,可顺道去日本催促。”
“是。”薛道光领命。
宋徽宗左右看看,宠臣依旧在,但他重用的道士却没有了。
王仔昔死于狱中,林灵素被放逐,薛道光又请求出海。
这一个月来,找出各种借口,请求离京的道士越来越多。
去年,宋徽宗崇道到了极点,如今已然盛极而衰。
他听从林灵素的建议,将佛陀菩萨改名为大觉金仙、仙人、大士等称号。比如观音菩萨,就改叫观音大士。
寺院改称宫观,住持改为知宫观事。僧人改称德士,尼姑改称女德,皆不准穿僧服。
又册封老子、庄子、列子,全国兴建道学校,允许修道之士进州学、太学读书,在太学当中设置道学博士。
宋徽宗还亲自给《道德经》作注,蔡京领衔编修《道史》。
一切的一切,在连年天灾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皇帝啊,你自称是上帝之子,为何上帝还要降下恁多灾祸?
去年黄河水涨,淹到东京城外,宋徽宗让林灵素出城作法。
正在紧急加固堤坝的役夫,他们又累又饿,心中早已有冲天怨气。
眼见林灵素前呼后拥出城,不但不帮忙,反而让他们暂时停工,先搭建一座法坛高台。想到垒了高台还要拆,拆了高台还要加固堤坝,又思及林灵素的徒子徒孙欺压百姓,役夫们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他们拿着各种工具,一窝蜂朝林灵素冲去。
随行的道士和禁军难以抵挡,林灵素狼狈逃回城内。
此事闹得很大,因为黄河堤坝,关乎整个东京城的安危,搞得宋徽宗都很快听说。
林灵素依旧不知悔改仗着皇帝的宠信,竟为郓王赵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