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她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开店的事,关于孟箬买房子的事她也没细问,只知道这套门面和房子是她买的不是租的。
之前,孟箬在信中提到过她开面包店的事,罗丽萍只当她是开店赚了不少钱,也没多在意。
看她目瞪口呆的样子,孟箬笑着简要地跟她解释了她在丰州市连开两店的事。
“五十万?”
当罗丽萍听到这个数字时,不由再次震惊。
“孟姐姐,开店竟然能这么赚钱啊?”
孟箬勾唇颔首:“开店赚钱的前提是生意好,生意不好的话不仅不赚钱还会亏房租亏成本。”
罗丽萍若有所思地点头,孟姐姐一下就挣了五十万,而她这几个月还一直为被骗的两万块钱耿耿于怀,甚至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她瞬间便感觉到两人之间的差距,这差距并没有让她产生嫉妒的情绪,反而大大鼓舞了她,她要向孟姐姐看齐。
随后,罗丽萍信誓旦旦地对孟箬道:“第一家卤味店,我一定要好好经营,争取早日也挣出个五十万。”
“很好,有斗志就是好事。”孟箬微笑道。
其实卤味店要比面包店更好管理,面包要一批一批烤,卤味直接一大锅煮出来就行,这点通过后世相应的行业品牌也能看出,卤制行业比烘焙行业更容易异军突起。
这边游彻的公司正式成立,人员也陆续招聘到位。
游彻给公司取名菱风电器,孟箬一听正是未来家喻户晓的家电制造企业。
电器厂子,游彻是买的现成的,正好有一家国营电器厂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最终倒闭变卖。
他好歹在电器厂工作了五六年,还当了大半年的厂长,对电器厂的情况再了解不过。
游彻重点查看了这家国营厂子的几条生产线,电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些都可以生产。
他看完生产线后,当即便花一百二十万买下这个电器厂。
这家国营电器厂的主要问题是,多而不精,换句话说,电冰箱、彩电、洗衣机,它都生产,但是它也都做得不好。
产品质量不行,款式也老旧。
目前,游彻的打算是先从一个品类突破。
菱风电器毕竟是新成立的公司,没有知名度,所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凭借一个爆款产品打出菱风电器的知名度,让菱风电器正式步入大众视野。
打出知名度后,他再花钱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对厂子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
产品线得到升级,产品自然也就同步升级。
然后再买厂或是建厂,只要是菱风电器的厂子,以后就都是一个厂专攻一个品类,一个厂子争取将单个品类做专做精。
菱风电器只有做出差异化产品,大众才会迅速记住你。
一旦民众对品牌产生联系或感情,以后他买家用电器也就认准你了。
思甜烘焙坊福宁街店,开业大半个月后,每日的销售额基本稳定下来,在两千至三千左右。
但总体来说,蛋糕的订单还是少,可能有没宣传到位的原因在。
之前她在丰州市的时候,是搞了一个照片墙,上面贴满了蛋糕的照片。
大家被照片里的蛋糕造型吸引,因此有不少顾客前来店内定蛋糕。
这回孟箬没有采取丰州市的照片墙,她想安装一个电话,再将订购热线印刷在木质板上,安装到门口作为宣传。
拿定主意后,孟箬便抽时间去了一趟邮局,这个年代安装电话,得先向邮局打申请,先填表交定金,然后等着邮局排号。
这回孟箬运气算好的,排在她前面的人不算多,她只排了一个星期就排到了。
听工作人员说人多的时候,交完定金排号排一两个月都算是少的。
电话安装好接通后,孟箬又补交了剩余的费用,反正装一部电话花了三千块。
电话装好后,她第一时间打到了游彻办公室。
因为业务需要,游彻的公司早就安装了程控电话,时间比她还早两个星期。
电话接通,那头握着话筒的游彻在听到她的声音后发出闷闷的笑声。
“电话装好了?”他问。
“嗯,”她回答,“刚装好的,第一个就给你打电话。”
游彻在忙工作,她也没打扰他太久,两人随便聊了几句后便挂断了。
挂断电话后,孟箬又找出信纸,准备给袁红梅和谢卓然写信。
告诉他们她安装了电话,以后除了写信的方式,打电话也能联系她。
电话安装好的隔天,宣传蛋糕订购热线的牌子也安装在了门头下面,顾客一抬眼就能看见。
订购热线的牌子挂上去之后,还真就立即见效,有不少顾客打电话订购生日蛋糕。
有效果但是效果还不够明显,孟箬觉得要找个宣传途径才行。
她首先就想到了登报,这时候报纸这种纸媒还是大行其道的,很多民众都有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