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就得专业人士来评估了。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要综合考虑各方各面,然后再有个大局眼光厉害的人来定点。
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城市发展经营是个很复杂的学问。现在经济特区有四个,厦门想要走在四个特区的最前沿,就得努力。
谁也不想被别人比下去对吧?
上头不对自家倾斜,那就只能自己加把劲了。靠人不如靠己,只要他们干得足够出色,不需要上面帮扶也能成为老大哥。
部门领导热情地将秦政送出大楼:
“太感谢您的指点迷津了,说实话我们也是第一次搞这些,很多地方都有疏漏。您以后没事多来,我们多多探讨,多多探讨啊!”
领导安排了车子送秦政回家。
笑眯眯地负着手走回办公室,沿路碰到好几个好奇张望的职员。
有个相熟的不怎么怕他,就凑过来问什么情况。那位教授是哪里来的教授,确定真的是教授吗?
领导乐呵呵的:
“你管他是不是真教授呢?人家有真本事就行了。做人啊,不能太计较。”
前头那些年乱得很,多的是有本事的人拿不到对应的学历。高考虽然恢复了,却也规定了年纪太大的不能参加。
这些证明不了什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何况,民间人才一直都很多。有些人就是不乐意参加这些考试评选什么的,但无论有没有学历,也不会埋没他们的才能。
领导让人去查一下秦政的来历。
没两天,他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包括他家的四个大学生、还有他次子扶苏这两天都干了什么。
领导感慨道:
“龙生龙,凤生凤,这可真是虎父无犬子。”
是的,扶苏成功忽悠到了百货商场的股份。百货商场的负责人更大胆,给了扶苏两成干股。
因为他们从扶苏嘴里听到了百货商场更多的发展前景,不仅是销售业务,还有很多方面。
商场就是个买东西的地方吗?
怎么可能!
扶苏微笑着表示:
“你们的商场规模还是太小了,如果能发展成百货大楼,再在楼里增添很多设施,打造成厦门的地标性建筑,以后别人来了厦门,肯定第一时间直奔这里。”
那么其他商场可就怎么都抢不走你家的生意了,来了的人就算什么都不买,逛半天累了,也得在商场里吃顿饭吧?
顺便再安排一些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在出口附近,能忍住不消费的少之又少。
等到全国都有了你家的连锁商场,就更得抓准这个定位。把每个商场都打造成符合当前城市本地特色的商场,不要搞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这样,那些出门旅游懒得动脑子的游客绝对会不管去哪个城市旅游,先来你们商场逛一圈。
商场还能和旅游景点形成合作关系,通过售卖对应的景点图册吸引游客前往,拉动景区的客流。
没提前做功课的游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去的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如果商场里能有个场馆可以大致把每个景区的特色都介绍展示一下,那可太方便了。
扶苏举了个例子:
“比方说金陵那边有温泉,宣传册上就可以着重提醒,哪个景区有温泉,对温泉感兴趣的人就会把它加入行程。”
没有网络,人们本来也没办法提前做功课。都是口耳相传,知道的消息有限。
等来了城市,再和本地人打听哪里好玩。可实际上本地人也不见得都知道,就算推荐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推荐,哪有这种综合性的展示好。
各地的旅行社不就是抓住了这个空白市场,包办了每个城市的旅游攻略吗?不过以后人们只会越来越受不了旅行社,毕竟他们安排的行程很难照顾到所有人,何况旅行社骚操作还多。
让游客自己看关键信息自己选景区,本质上和游客上网搜景区没什么区别。
车站附近当然也能做这样的生意。
但是在车站只能卖册子,总不能给你免费看?不像在商场这里,随便看,不收费,因为商场可以从景区要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