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绍走上了城墙来到她身边,望向她看向的地方。
冀州城已处大周边境,城墙外看去风景也千篇一律;但这几日因着许芸的离去,萧九矜总感觉有几分心悸,便总独自来这城墙上看看。
哪怕除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什么也看不到。
“在看什么?”
“没什么,我还要回府收拾下东西,我们什么时候回京?”
萧九矜摇摇头,回谢绍道。
她撩了撩鬓角的发丝,在谢绍前面,走下了城墙。
…………
冀州城内,将军院已被打理的差不多了,仅剩萧九矜与谢绍二人的院子还没收拾。
“乐安殿下!那个,方才在您院里找出了些信件……”
萧九矜刚走进自己的小院,院里已开始收拾的侍女便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向她说道。
——自她不费一兵一卒夺回芜城与魏郡的事传回冀州,她院里的人便不自主地换了对她的称呼。
“我去看看。”萧九矜心中疑惑,却也温声应道。
她绕过院中收拾好的几箱东西,踏入房间。
那侍女口中的“信件”已被规整地在了房内木桌上摞成了一沓,每一封信都是封了口的白色信封,信封上未写一个字、也无甚么其他痕迹;看不出写信的人是谁、也看不出这信要寄给谁。
“在这也住了这些时日……竟没发觉。”
这些信估计是放在书柜不知哪个角落,萧九矜很确定这些信不是她写的,但也不知信的主人是谁。
她拿起信四处打量了下,一时有些犹豫,不知应不应该拆开。
“乐安殿下?那些信是要寄去京里的么?如今还要寄出去么?”
门外传来小侍女的询问声。
“不用了。”萧九矜想了想,答。
——此时阳光正巧穿过窗棂,照到桌子上。
装着信的信封不厚,却仍有些透光;隔着信封,萧九矜隐隐看见了里面装着的信纸。
是许芸与她通信时常用的式样。
意识到这点后,萧九矜仅仅迟疑了一会,便拾起了众多信件中最下面看上去已有几分泛黄的一封,小心划开了封条。
“三月十五日,终于到北境了!阿祺看到我偷跑过来很生气,但第二天还是让我替他上阵了,嘻嘻。”
萧九矜一愣。
这封信……竟是三年前新春,许芸独自跑来北境找萧祺的时候写的?
她放下那封j信,没多犹豫,拆开了一封看上去崭新的——
“四月初七一;那罗夗将领好生厉害;竟隔着那么远射掉了我的发带……这下完蛋了,不仅阿祺,娘亲他们那边不会也要被陛下怪罪吧……”
“希望皇后娘娘能说服陛下。”
“五月廿七;听闻罗夗内有人不服新上位的罗夗王,罗夗王便撤去了那几人的职位!可那几人不是驻守打下的大周城池的么……”
“若我能夺回失城……”
“……”
萧九矜放下信,久久沉默。
这些未寄出的信里,有许芸自己的碎碎念,有写给萧祺却不好意思寄出的话,也有想对她、对皇后想说却不知如何提起的疑问。
“五月三十;不知道这次去了魏郡还能不能回。”
“本来想走前把这些信烧了的,但盯着炭火许久,还是有些舍不得。”
“做北境军将军的日子很开心,知道我要自己做诱饵,好几个人都哭了……但我们在做的可是能留名青
史的事情啊!想想就觉得好兴奋!”
“只是阿祺……哎。”
——放在最上面的最后一封信戛然而止。
萧九矜的眼前蒙上水雾,她赶忙擦了擦泪水,不让泪水打湿了信上字迹。
冀州北四城皆已收复,许芸想做的事做到了。
她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女将军。
万里黄沙,千里荒山,连绵不绝。
金戈铁马,胸吐长虹,有山河埋骨,成全生前生后名。
第49章 放火 “未来如何,是我们说了算!”……
萧九矜跟随着北境军回到京师已是快入秋的时节, 皇帝寿辰在十月初八,十分凑巧,他们正能赶上。
“早知道就该让他们多拖几日了, 真是……”
萧九矜坐在入宫的马车上,喃喃自语。
因在夺回城池一事上有功,此次她便也要与谢绍一同入宫觐见;而皇帝寿诞将至,她这做女儿的定也要送上寿礼。只是现在距筵席献礼已只剩三日,她本以为军队的脚程赶不及在皇帝寿诞前抵京, 便没有准备礼物。
“哎、谢绍。”萧九矜苦恼着, 余光则瞥见了身边懒散的人,“陛下千秋, 你准备的寿礼是何物?”
谢绍从走神中回过头来, 笑了声:“百子献寿屏风。”
“……”
萧九矜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