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墨染民国 第254节(2 / 2)

“我们或许可以合作,编写这么一部《基层医生手册》。”

……

双方都有心合作,同时, 对东兴的《梦游莫斯科》一书, 也愈发敬佩。

“这东兴目光之长远, 远胜常人!”

“之前我还当云景是一位高官,现在想想,她写的只是新颖些的小说, 这东兴却不同,他眼界开阔,非常人能比。”

“东兴极有可能身居高位!”

“即便他不是身居高位,他也必然经历过许多事情。”

……

在众人的议论里,《梦游莫斯科》这本书,在十天内全部刊登完成。

这书前面,写的是分田地,写的是如何让百姓获得温饱。

而这书的后面,写的是科技,写的是工业。

莫斯科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他们长大后,就开始研究各种东西。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将巨大的俄国的各个地方串联起来。

按照书里所写的速度来算,北京到上海,也只需数个小时。

除了火车,还有飞机。每个大城市都有机场,人们放假时,便可乘坐飞机出去玩。

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工作,不停地生产各种物资,工业品的价格越来越便宜,普通工人的年收入,都能买得起一辆汽车。

当物资变得充足,计划经济不复存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主角附身的工人一开始还在为拥有一辆自行车而高兴,后来却已经开上汽车。

十天,不过短短十天,《上海日报》的读者,就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看到了他们向往的未来。

与此同时,高汉林也被政府的人找上门。

只是高汉林有背景,所以政府这边倒也并未对他如何,只是不许他再刊登东兴的小说和文章,说是他若再犯,就封了《上海日报》。

高汉林爽快地答应了。

不能再刊登东兴的文章和小说,可以刊登兴东的文章和小说。

封了《上海日报》,他再办个《海上日报》就行。

左右他没犯罪,不能将他送入牢房。

还有就是,《梦游莫斯科》这书已经登完,他也就放了心。

一些印刷作坊将之印刷成书之类……那跟他无关。

高汉林全身而退。

黄培成听闻此事,很是生气。

他家不过是富农,一点背景也无。

所以他一路走来,时常被人敲竹杠,早几年,《新小说报》刊登的东西稍有问题,就面临罚款。

早年高汉林说他的报纸上的小说写的都是青楼不雅之事,就是人借机跟他要钱。

后来云景的小说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他借此认识了一些大人物,报社的境况才变好。

高汉林着实让人嫉妒!

若是当真如《梦游莫斯科》里写的一般,人人平等就好了!

另一边,桑景云得知高汉林无事,却松了一口气。

想了想,又觉得这样正常。

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尚未成功,局势没有那么紧张。

之前她就曾看到,有人在报纸上刊登宣传苏维埃的文章,并没有引起关注。

《梦游莫斯科》被盯上,还是因为这些天,讨论这本书的人实在太多。

但在十月革命尚未成功的现在,这本书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就只是一部幻想小说。

所以,那些权贵在这个时候,还不会用激烈的手段封禁此书。

至于再往后……她又不是不能换笔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