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迎来了一顿竹笋炒肉。
不过他最后炸的最多的鱼也是鳐鱼科的,他师父吃了都说好。
连着他对于炸物的理解也挺高深的,随便个什么东西都能炸的好吃,要么外酥里嫩,要么就酥到骨子里,连鱼刺都能直接吃下去。
未裹面糊的鱼块进了油,表面的水让热油难以避免的迸溅,林安拿着锅铲在边上,时不时扒拉一下鱼块。
做饭哪有不崩油的,习惯了就好了。
倒是他边上的时箫看的胆战心惊,把自己的防晒衣脱了给林安穿上。
退大潮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快四点那块,太阳大,也热,精致alpha穿了一件防晒衣。
第一锅炸鱼块很快被盛了出来,第二锅随后,差不多了再开大火复炸一遍。
复炸的过程不光是为了避免出现夹生的情况,更是为了让外面那一层酥脆。
金黄的鱼块炸好了。
一共两大盘子,馋鬼上来就吃。
外面那层微硬,是脆的,但没有那层面糊的存在,少了一点点酥的掉渣的感觉。
先入口的是油香,热油与鱼肉产生的独有香味,外面没有了一层面糊的遮挡少了一点点酥的感觉,尽管调味只有腌制时加的盐胡椒与葱姜水,但味道上丝毫不打折扣,反而突出食材的本味,鲜中不带一丝腥味,只有海鱼的鲜甜。
里面的白肉嫩而不生,熟而不柴,时间的把握精准非常,软嫩的里肉与外层的脆壳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大大丰富了口感层次,不知不觉间,时箫吃下去半盘子。
“行了别吃了,”林安把他推出去,“现在全吃了明天早上吃什么,烤一下别的。”
碳烤是林安比较偏爱的烹饪方式,但他们不能在厨房里面的烧木炭,所以这时候就体现出来星际黑科技的好处来了。
无烟式自热烤炉,可完美模拟碳烤风味,电力驱动。
不过为了一个视觉上的效果搭配了全息投影,看起来就像燃起了一个火堆。
林安每次看到这种东西都会想这玩意儿究竟谁研究的呢……
骨螺、蛤蜊都可以直接放在上面,他们的外壳就是最好的锅具,可谓相当省心。
带子就稍微处理了一下,脑袋大的带子肉却只拇指大小,用小刀抠出来放在同一个带子的壳上面,整整一桶,最后肉却只填满了两个壳。
【好坑啊,这么大壳子只有这么一点肉……】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捡回来这么大一桶也没觉得多了,这够谁吃,我这种嘴巴大一点的一口吃五个】
林安展示了一下带子的肉之后就把它放上了烤架,让火焰的温度把他们烘烤熟透。
第29章
【直接烤着吃嘛?感觉习惯了细致的做法有点觉得这个简单了。】
【直接烤也好吃好吧,按照安安的厨艺估计就算是不加调料也会比普通人烤的好吃吧?】
【按照以前我会鄙视你的言论,但现在我已经是资深粉丝了,肯定好吃啊,你看那时哥的烤鱼和林安的烤鱼,都是烤鱼,那叫一个天差地别】
【同意!而且这么新鲜的食材怎么会不好吃】
在烘烤下,原本紧闭的蛤蜊渐渐张了嘴巴,露出其中软白的肉,里面残留的海水被蒸腾,滋滋作响。
林安这时拿出了一小罐蒜蓉酱。
蒜蓉酱和海鲜的搭配经久不衰,从中医上讲,海鲜属冷,大蒜属热,二者搭配着吃中和冷热,不伤身体,从民间通俗讲——纯好吃!
蒜强烈的辛香与独特的刺激性味道能够很好的衬托出海鲜的鲜甜,这二者相互结合既能突出海鲜原味,还能增加复杂的风味,实属国民cp。
这酱是那天做生腌的时候顺带做的,量不是特别多,就一个巴掌大的玻璃罐子,那时候随行摄像头去拍生腌特写了,没照到。
“蒜蓉辣椒酱。”林安展示着那一小罐颜色金黄的东西,里面细碎的红色小米辣相当惹眼,大声宣告着自己的味道有多么浓烈。
他一边把蒜蓉辣椒酱放到开口的蛤蜊和骨螺上,一边道:“这个是昨天做的,因为蒜剁多了,做这个的时候没录到,我简单口述一下制作过程吧。”
“准备八角、桂皮、香叶、葱叶、洋葱,下锅炸干炸脆,然后再下一半剁好的蒜末,这一步记得慢一点,不要让油溢出来,中火大约三分钟,用勺子不断翻动,再下小米辣,过两分钟后下另一半蒜末,这叫做金银蒜,最后加蚝油、鸡精、盐糖调味,装瓶就可以了。”
没有画面伴随解说的时候,这个口述显得有点枯燥无聊。
【有点干巴,能不能来点水。】
【脑子里完全想象不出来啊……怎么感觉好晦涩……】
看到这样的回应,林安歪着脑袋想了一下,道:“有时间我出个视频,蒜蓉辣椒酱还挺百搭的 ,学一下不亏。”
蒜蓉辣椒酱已经涂好了,剩下的就只有等了。
时箫摆完了盐焗蛏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