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提都不能提了。
至此,尘埃落定,河南局势大定,而京营奔袭救援,所展现的战力更是让朝臣震惊莫名。
崇平帝稍稍平复了心绪,高声道:“军机处拟旨。”
以杨国昌为首的内阁阁臣,闻言,都是一愣。
兵部侍郎施杰从班列中越出,拱手道:“臣在。”
“拟旨,着军机大臣,检校京营节度副使贾珩,加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军政,督问后续剿抚事宜,无论大小之事,不需奏裁,皆可便宜行事,诏令内阁明发上谕。”
这算是为了方便贾珩后续安抚河南,而总督例行加兵部尚书衔,也算是侧面提升了军机处的职能。
换言之,连安抚百姓、赈济抚恤一事,起码在贾珩回来之前,根本不需朝廷再行拣派文官前往。
而无论大小之事,不需奏裁,如果不是放之河南一省,而是放眼全大汉,就是“常务副皇帝”。
当然,这种权力也就仅仅限于河南,贾珩也不会真的一点儿都不奏报。
此言一出,杨国昌眼皮狂跳,只想张口大喊“圣上不可!”,但片刻之间,心底油然生出一股颓然、无奈。
经过先前推演河南局势,还有火速平叛,贾子玉在圣上心头的地位,比之文武百官,判若云泥。
至于殿中臣子,同样大惊失色,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因为有些懵,加兵部尚书衔?
韩癀眉头紧皱,目光流转,心底评判此事的影响。
军机处,大势已成。
左都御史许庐眉头紧皱,抬眸看去,却见崇平帝瞥了一眼,心头一凛,暗暗叹了一口气。
总督河南军政,无论大小之事不需奏裁,倒也没有什么,多半都是临时差遣,贾子玉也不会恃宠而骄,况且先前已授予天子剑,便宜行事,所以一时总督军政并无太多不妥。
关键是加兵部尚书衔,这是彻底将军机处抬升到与内阁平齐的位置。
至此,军机枢密与内阁,合称军机辅臣,这是名副其实的枢相。
可以说,直到此刻,军机处的地位彻底抵定下来。
施杰面色怔了下,缓缓道:“臣遵旨。”
而内阁杨国昌、韩癀等人,面色幽幽,应命称是。
之后,在一片山呼万岁声中,文武群臣怀着复杂的心情,徐徐出了含元殿。
而贾珩领着京营大军在中原迅速平定叛乱的消息,也随着散朝而归的文武百官,如旋风一般在整个神京刮起。
偌大神京为之沸腾!
开封府、汝宁府先后被官军收复,可谓朝廷天兵一至,原本攻破省府,声势浩大的贼寇,顷刻之间化为齑粉。
第584章 端容贵妃:这……还真让婵月说中了?
宫苑,神武门
下了朝的高阶官吏乘着马车,向着家中而去,而其他品阶稍低的官吏,因是正午,临近饭点儿,约上好友,三三两两聚拢一起,前往酒楼,吃酒用饭。
而随着官员下朝,关于京营大军在河南等地大获全胜,连续收复开封府、汝宁府的消息,随之扩散到整个神京城。
今日正是艳阳高照,神京城内原就熙熙攘攘,人流如织,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中都在讨论着在中原大地的叛乱。
一家悬着“醉仙”匾额的酒楼,二楼包厢中,几个着绫罗绸缎的年轻公子,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关中大地进入三月之后,天气彻底暖和起来,风和日丽,春风拂面,神京城中的不少年轻公子,往往约上好友,出城踏青折柳,赏玩名胜古迹。
冯紫英、柳湘莲,卫若兰,陈也俊等几个年轻公子围拢一桌而坐,气氛热烈喧闹。
柳湘莲问道:“紫英兄,京营大军去了河南,也有不少时日,不知可有消息传来?”
自那日见了贾珩领着锦衣缇骑,查抄内务府返回,宁国之主就给这位柳家二郎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段日子,贼寇打破河南一省府治,以致神京城的百姓都在关注河南局势,柳湘莲自也不例外。
卫若兰道:“这个倒没再听着消息,前两天军报上说,汜水关先胜一场,歼贼三千,想来这会儿大军已到开封府城了吧?”
柳湘莲目光灼灼地盯着卫若兰,问道:“卫兄,伯父领效勇营都督之职,可知战事细情?”
“父亲不在此次前往河南之列。”卫若兰轻声说道:“不过,父亲曾回来提及过,说自贾节帅节制京营以来,京营蔚然一新,大改军纪涣散,疏乏操演等诸般弊政,军力大有提升,以我看来,贼寇毕竟是乌合之众,甲骑不整,京营战而胜之,也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卫若兰之父卫麒统领效勇营,留守神京,不在此次出征河南军将之列。
“攻城之战,非寻常可比,说不得绵延日久。”冯紫英忧心忡忡说道。
“十万京营大军,前往中原平乱,开国以来都很少见,要我看,如果拖延个月,那才是将帅无能。”陈也俊端起一个酒盅,声音中有着几分冷意,俊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