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即透,学的是又快又好。
丁泉见状不由得感慨了许久。
从前郎中说他脾胃不好,他还说自己身子强健,饭量又大,哪里就脾胃不好了,现在看来,这郎中说的还有那么点道理。
脾胃不好,饭食需得吃的软烂一些。
而他可不就是要靠娘子才能发家的人么。
果然是他命好,当初遇到了娘子,才能吃上这一碗软烂的饭食。
而夏明月见宋氏学的颇快,干脆也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她的身上。
夫妻二人本就是一体,要一起做买卖的,教谁都是教,倒也没什么区别。
宋氏明白夏明月的用意,便也十分努力学习。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每过一日,赵大虎和赵二虎两个人脸上的忧愁便多上一分。
因为夏明月交给两个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别说找到这个假酸浆籽了,就是去问,许多人连听都没听过这个东西。
无奈之下,两个人只能找寻到了夏明月,询问这个所谓的假酸浆籽究竟是什么,长什么样。
夏明月这才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我也是糊涂了,竟是不跟你们说长什么模样,直接让你们按名字来找,可不是找不着么。”
每个地区对一些物品的名称皆有不同,植物更是不必说,肯定是各有各的叫法,要想找寻东西,不能只按名字,需得有了形状描述才成。
不过此时醒悟还不算晚,夏明月寻来了一张纸,也不用毛笔,只用烧过的柴火棍儿在上头画了个样子。
夏明月绘画功底有限,画出来的图样不算精巧,但也足以能够辨别。
赵大虎和赵二虎拿上这张纸,再次上了街。
很快,他们得到了一点线索,这个夏明月口中的假酸浆籽,被当地庄户称为小灯笼,是野生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二人见能找寻得到,皆是喜出望外,“这个东西能寻来一些吗,我们买一筐这个小灯笼的果子,一筐给五十文!”
“一筐?”卖长豆角的年轻妇人撇了撇嘴,“这东西是随处可见,可这东西不跟庄稼似的,东一片西一片的长,东西又小,找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寻不来一筐,有赚这五十文钱的功夫,多伺候伺候菜地,比这个划算。”
这样的吗?
不过只是她觉得不划算而已,像那些家里头有闲人的,能多赚一文是一文,不用扎本的买卖,肯定有人做。
赵大虎和赵二虎本着这样的想法,接着去寻人。
只是这找来找去,从晨起寻到晌午,依旧是没有人接这个话茬。
兄弟二人再次沮丧起来。
先前没完成夏婶婶的任务,是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眼下都知道是什么,还是找寻不到,岂不是显得他们两个无能?
无能也就罢了,找不到这个假酸浆籽,夏婶婶说的奖励……
感觉即将错失许多美味吃食!
“你们兄弟两个怎么愁眉苦脸的,出什么事儿了?”
第84章
凉虾
问话的是何顺子,正从牛车上跳了下来。
先前何顺子去送过好几次东西,也去摊位上买过几次吃食,赵大虎和赵二虎两个人皆是认识他。
“顺子哥。”赵大虎撇了撇嘴,“我们吃不到好吃的了……”
说话时,带着哭腔。
“为啥?”何顺子有些莫名其妙。
跟着夏娘子,竟然还有吃不到好吃的的时候?
赵二虎嫌弃地将赵大虎往后拽了拽,“顺子哥别听他在这儿瞎说,事情是这样的……”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何顺子哈哈笑了起来,“原来你们两个是因为这个事情发愁?”
这不是一件让人发愁的事情吗?
赵大虎和赵二虎面面相觑。
“顺子哥有法子?”赵二虎问。
“自然是有办法的。”何顺子道,“这小灯笼的确是常见但想要一筐不好找,大人们忙着做旁的赚钱营生,是不愿意做这个事儿的,可大人不愿意做,小孩子可愿意做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