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88节(2 / 2)

么,为何陈景恪还一直认为工匠很重要呢?

不过尽管无法理解,出于信任他还是相信了。

可是飞梭让他知道了,原来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如此简单。

就算是普通工匠,潜心去琢磨也能弄的出来。

可是自黄道婆改良织布机至今,已经过去一两百年时间,为何没有人做出改变呢?

他想起了陈景恪之前给他说的话:“工匠地位太低,积极性太差。”

“且真正拿主意的是管理他们的官吏,这些官吏只关心自己的任务,关心乌纱帽。”

“技术的革新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如果革新失败,反而要因此担责。”

“所以他们是最不喜欢技术改良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工匠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也没有地方去试验。”

“有学问的人不屑于去研究技术,掌握技术的人地位低下……”

“生产力的进步,全靠百姓在实践中的偶然发现,进展自然缓慢。”

此时,他对这一番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废除匠籍制度的决心。

如果皇爷爷不同意,我就绝食给他看……

嗯,还是算了,饿着挺难受的。

他要是不同意,就等我登基了,统统给废掉。

就不信他还能反对。

之后,朱雄英就下令,让当地官府全力推广新式飞梭。

并且再次写了一封奏疏,连带着飞梭样品一起送回了应天。

然后一行人就继续上路,前往江西和朱棡会合。

走到半路,遇到了一队差役,押着上百人在前行。

被押送的人,一二十个一组,用绳子拴起来。

说他们是囚犯吧,这些人身上也没穿囚服,且押送的力量也太儿戏了。

可要说他们不是囚犯,为何要用绳子拴起来?

陈景恪将人拦停,仔细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江西那边被拆分的宗族成员,这一批要押送到北平定居。

用绳子拴起来是怕他们逃走。

对此陈景恪也不好说什么,但想想北平和此地的距离,他皱眉问道:

“你们就这样步行去北平?”

差役赔笑道:“贵人说笑了,哪能呢。将他们送到渡口,乘船顺着大运河北上。”

陈景恪这才放他们离开。

将事情告诉朱雄英,他只是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队伍继续行驶,之后又遇到十几批押送百姓的队伍,粗略估计有数千人被送走。

这还只是他们看到的,没看到的不知道有多少。

由此可见,这次朝廷的决心有多大。

一路到达江西省治南昌,江西布政使等官吏出城十里相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