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o节(1 / 2)

眼下最大的地主群体,就是开国勋贵。

阶梯性收费,受损最大的就是他们。

这些人要是没意见,那才见鬼了。

“现在随着新税法和新商业法的实施,再加上海贸的繁荣,商业的潜力已经显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踏足商业圈。”

“我们此时推出阶梯性收税,遇到的阻力就小的多。”

“如果再在商业上给予一定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说到这里,陈景恪叹了口气,道:

“事实上,现在依然不是最佳的施行时机,再过几年遇到的阻力会更小。”

“但您想要让位给殿下,只能将此事提前。”

阶梯性收税打击面实在太广,不只是地主官僚群体,就连勋贵都在打击范围。

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击。

朱标确实很有威望,可和老朱比起来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如果由他来实施这个政策,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对。

老朱就无所谓了,在大明朝他想干啥就干啥。

利益受损的人连个屁都不敢放。

敢不同意的,那是嫌户口本太厚了。

“所以,您先把这件事情办好了再退位吧。”

朱元璋气道:“混账玩意儿,拿咱当牛使唤是吧。”

陈景恪一点都不怕,问道:“您就说干不干吧。”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道:“干,特酿的谁敢阻拦,咱就送谁去见他祖宗。”

陈景恪和朱雄英嘿嘿笑了起来,老头子的脾气,掌握住了是真好拿捏。

当然,如果别人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认同。

这时,朱标正色道:“要不爹您再当几年?”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你真把你爹当累不死的牛了,不干不干。”

见朱标还想解释,他挥挥手说道:

“咱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可咱退位越早,对你就越有好处。”

“你登基后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遇到困难了,咱还能给你帮帮忙。”

“如此用不了几年,你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再晚几年,咱路都走不动了,想帮你也帮不了了。”

“所以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你也别推来推去的了。”

“等老三老四回来,挑个黄道吉日就举行仪式。”

朱标感动的热泪盈眶:“好,我一定不会让爹您失望的。”

朱元璋咂摸一下嘴,说道:“这话咱已经听过好几遍了,第一次听很感动,第二次听也还行……”

“听得多了,就只剩下别扭了,以后别说了。”

朱标表情一僵,被噎的说不出来。

“嘿嘿……哈哈……”一旁的陈景恪和朱雄英忍不住大笑起来。

可不是吗,每次说让位都要来这么一出,确实很别扭。

不过这种场景,也就只有明初才有了吧。

换成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对父子,都不可能和他们一样,将皇位让来让去。

笑过之后,陈景恪提醒道:“最好先和勋贵们说好,毕竟都是国家的功臣。”

朱元璋说道:“此事咱清楚,改天就将天德他们叫过来,他们肯定支持。”

“你现在要操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以后商业必然大兴,商人的势力必然会增强。”

“而商人掌权的后果,之前你已经说过,好好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隐患吧。”

第304章 师徒谈心

镇抚司衙门那场会议结束,佛道各流派的话事人却并未离开洛阳。

会议是结束了,麻烦事情却才刚刚开始。

这次朝廷明显是动真格的了,佛道两家不给出具体的方案,是过不了这一关的。

问题是,该怎么配合朝廷做教化工作。

这不是派几个人去传教就可以的了。

一个不好,说不定会弄巧成拙坏了朝廷的大事。

而且佛道各有自己的小算盘,佛道内部各派系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想要拿出一个统一的章程,是非常困难的。

两家坐在一起开了一天会,什么东西都没商量出来。

第二天就很自觉的各开各的了,先把内部声音统一了再说吧。

然而又过了两天,还是没有商量出哪怕一条有用的东西来。

看着一位位道貌岸然,却一句人话都不说的诸位同道,张宇初心中异常憋闷。

于是找了个借口到院子里透透气。

以前他靠着龙虎山传承,靠着个人的声望,再加上朝廷的支持,当了一段时间的道教教主。

那时候他是何等意气风发,以为自己可以开创一番不弱于前人的功业。

然而,朝廷的政策变了,一夕之间他威信扫地。

以前就算没有朝廷支持,仅凭龙虎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