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上讨论了两件事情。
其一钢铁增产。
老朱说道:“火车就是铁疙瘩,大明目前的钢铁储备连一条铁路都修不了,必须增产。”
朱标颔首道:“不过还好,因为早有准备,增产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就有关于钢铁的计划,而且还是作为百年国策来做的。
所以目前大明的钢铁产量只是看起来不高,实际上各种先期筹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只要一声令下,就能爆发产能。
接着老朱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铁轨修在哪里。
其实也没啥好说的,直接修一条从研究院到洛阳再到黄河的铁轨。
“现在往来洛阳的运输,过于依赖伊洛河,漕运压力巨大。”
“如果能修筑一条铁路直达黄河,能有效缓解运输压力。”
“而且这条铁路不长也不短,既能起到磨合的作用,又在朝廷的承受范围内。”
还有一点,这条铁路会非常繁华。
能更快的让世人认识到火车的重要性。
至于为啥要修到研究院,自然是为了方便维修。
要是不修这一段路,造出来的火车想上路,还要先想办法运出去,多麻烦。
事情就此定下。
至于执行,自然有朱标去做。
接下来,老朱将目光转向陈景恪,说道:
“说吧,你小子想要什么封赏。”
第434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续
“说吧,你小子想要什么封赏。”
面对这个问题,陈景恪没有谦虚,说什么微薄功劳不足赏什么的。
那话不符合他的性格。
但他也没有直接说想要什么赏赐,讨来的东西不香。
关键是,要的多了不合适,少了自己心里憋屈。
于是就将球踢了回去:“我就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哪懂这个啊,您老就看着给吧。”
“您老人家还能坑我不成。”
老朱装模作样的沉思了一会儿,一拍大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