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些菜。”
苏若锦上前就抱住她娘,对苏言礼道,“爹,小郡王休假,过来玩几天。”
苏言礼已经看到赵澜,笑着起身,拱手准备行礼。
赵澜先他一步行了礼,“子瑾见过老师,师母。”
程迎珍拍下女儿,让她松手,过来回了赵澜的礼。
“家里也没什么,随便吃点,还请小郡王不要见怪。”
“师母客气。”
苏三、四郎、苏小妹齐齐下桌子行礼,“见过赵哥哥。”
秋月趁他们行礼之际,连忙把桌子收拾一番,重新整了菜端上来。
等他们行过礼,虽然没几个菜,但都是干净整洁能待客的。
众人又是一通客气,最后才坐定吃饭。
中午就真是随意吃一顿,因为董妈妈回来了,所以晚上,秋月便带着丫头婆子整了一桌好的接风宴。
下行,苏言礼没急着去衙门办差,而是跟赵澜单独在书房聊了好一会儿,也不知二人聊了什么,苏若锦没问,反正赵澜还真就住下来。
晚饭时,苏言礼从衙门回来,带了裴先生、上官屿等人,一大桌子,吃了顿丰盛的晚宴。
饭后,苏言礼把男人都带到书房去。
苏若锦安顿好董妈妈住处,又与程迎珍讲了苏大郎在京城的安排,“住在国子监里安全妥当,娘不要担心,就等三年后阿兄考上举人就是。”
“那有那么容易。”程迎珍嗔怪女儿。
苏若锦笑道,“十八岁的举人老爷当然能生出十八岁的举人。”
程迎珍点了女儿头,“你呀,就在这里作怪。”
苏若锦把头枕在娘的肩上嘻嘻哈哈,苏小妹吃醋,也过来挤,要抢娘亲的怀抱跟肩头。
“你也来作怪。”程迎珍又指小女儿,“好的不学,就学你阿姐淘气。”
“我就要学。”苏如饴淘气的理直气壮,扒着程迎珍的腿就往怀里钻。
娘仨个闹作一团。
春晓在门口叫道,“锦娘,大人叫你。”
“爹叫我干什么?”
“奴婢不知。”
程迎珍催她,“你爹肯定有事找你。”
苏若锦起身,“娘,裴先生怎么样?”
程迎珍道,“你爹说挺好。”
哦,那她就放心了,整理下衣裳,便去书房。
苏五妹也要跟去,被程迎珍拉住,“你爹要办正事,别去闹。”
“阿姐为何能去?”小丫头不服气。
程迎珍要跟她讲道理,苏若锦笑道,“娘,让她跟着吧。”
不管弟弟还是妹妹,苏若锦希望他们都能接受到教育,不管这教育是正规的私塾、书院,还是平时生活中的点滴,都是积累。
她低头对妹妹道,“姐姐可以带你,但是你现在小,只听不乱说话,知道吗?”
只要能进爹的书房,苏小妹高兴的很,什么都答应,蹦蹦跳跳跟阿姐去爹的书房。
程迎珍幸福的叹口气,这两孩子。
书房里,裴先生跟赵澜道,“小郡王有资格上朝,不知道朝中有没有说到缺粮之事,马上就要到秋种了,农人们手中却没有一粒种子,如果到季不种,那明年开春的饥荒可不得了。”
赵澜哪接触过农事,再说了,就算他懂,也不归他管,这些跟他可说不着,面上,他四平八稳的坐着,一副上位者倾听的模样。
听到脚步声,掀起眼皮,看向门口,一见小娘子,严峻的脸瞬间变得柔和,面带微微笑意。
苏若锦进来先道了个万福,然后才问道,“爹,你找我。”
“阿锦,回来的路上,你看到地里种的是啥了吧?”
她点点头,笑道,“女儿正觉得爹英明神武呢,竟把荒地都种上菜了。”
苏言礼被自家女儿夸得汗颜,“这周围几个县郡的菜种子可都叫爹淘过来了,可这菜也不能当饭吃,还是解决不了粮食问题,爹想请小郡王帮帮忙调秋种的种子。”
苏若锦:……她爹会不会找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