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当县令 第372节(1 / 2)

棉花。

昌河州真的种出来棉花。

三百斤的种子,产出了八千七百多斤的棉花!

“真的成功了。”

“这一看就是新棉花吧?看着不一样。”

“不对,这棉絮好像比西北棉要长一点。”

“这么多种子,明年可以种了。”

“昌河州可以种棉花了!”

最后一句话喊得高亢又嘹亮,让不少巡逻的士兵都听到了。

他们没听错吧?!

方才那人在说什么胡话呢。

昌河州怎么可能种成棉花?

可事实就是这样。

不仅种成了,产量还不错。

在场晁同知,杜通判,邓将军,以及所有本地书吏差役,全都兴奋得只会笑了。

“怎么像做梦一样。”

“对啊,这梦里都做不来这么好的事。”

“纪大人可真厉害!”

“而且很能沉得住气。”

肯定啊。

之前那么多人质疑他,他还是一句话都不说,只让手底下人去做。

如今做成功了,做出成果了,才说出来,就这份定力,都不是他们能有的。

换做他们,在棉铃刚出现的时候,应该就在大喊大叫了吧?

可那时候说的话,很容易让人空欢喜一场。

这么看来,还是纪大人的做法更好些。

邓将军更是客气道:“本以为我就够稳重了,没想到你年纪轻轻,比我还能沉得住气。”

纪楚只能尴尬笑,完全不敢说实话啊。

他能说是为了滇州府修路吗?

要是传到京城那边,那些反对修路的官员,岂不是要恨死他了。

这个秘密,就永远藏下去吧。

反正现在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好结果。

再者,也不用担心相隔这么远的两个地方会抢生意。

根本不存在的。

棉花这东西,只会紧缺,绝对不会过剩。

只要种出来,肯定不愁买家。

而且种得越多,价格就会越往下降。

迟早有一天,就会让各地百姓都穿得起棉衣。

纪楚一行来到广宁卫之后,棉花的消息便不再是秘密。

先是广宁卫官兵们得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随后消息慢慢流传出去。

虽说下着大雪,道路不通,可总会有人要走动。

只要走动,消息就能散开。

谁让这个消息太过惊人,太让人惊喜。

就算是飞鸽传书,就算是跑着,走着去传消息都行。

反正一句话。

好消息,就要让整个昌河州百姓,全都知道!

昌河州可以种棉花了!

这个最需要棉花的地方,可以种棉花!

纪大人确实是个能带来奇迹的人!

他真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寒冷漫长的冬天,因为这个好消息,让很多人开始期盼春天到来。

过了那么多冬天,每年都急着春天到来,可也没这么着急过。

在好消息传遍整个昌河州的时候,纪楚已经带着众人,在规划明年的棉花种植了。

急切跟过来的两位县令,直接道:“大人,我们,我们距离州城最近,能不能分到一些。”

“是啊,我们那的百姓都特别勤劳,肯定能种成的。”

不怪他们着急,实在是棉籽有限。

虽然说,等到后年,甚至大后年,那棉籽数量就多了。

可少种一年棉花,就会让当地百姓多挨冻一年。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至于那般着急。

主要是,哪个地方先种棉花,哪个地方就掌握了这次的机遇。

就拿曲夏州的沾桥县来说吧。

人家为什么能成为享誉平临国的棉花大县,为什么那被服作坊如此出名?

就因为在种棉初期,人家就开始了。

还有这次过来的白婵婵白夫子,别看是个女孩子,可靠着种棉的本事,人人都要喊一句白夫子的。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整个昌河州种棉花,都要听她的。

这种情况下,县令自然知道,谁先种棉花,谁家任地就会得到好处。

不然他们这么着急干什么啊。

满打满算,如今的昌河州也就两千斤棉籽。

数量实在太少了。

就算等到明年滇州府来送,时间也有点来不及。

送得少了还行,送得太多,运过来都错过季节了。

所以对整个昌河州一城十二县一个卫所而言。

是十四个地方,分两千斤棉籽。

实在是太少了。

在场这些官吏果然不是吃素的。

经历过能种棉花的狂喜之后,立刻收敛情绪,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