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粮,白氏却故意说没有,岂不是眼睁睁的看着他受苦,一点儿也不把他这个侯爷放在眼中!
想到这里,薛侯爷也对白氏生出一丝不满。秦姨娘又软磨硬泡了一番。
总算是让侯爷答应了粮荒结束以后就给她设立小厨房。
又过了几日,薛家还是没有还粮。薛家的好几家旁支们却是集体上了门,把准备上朝的薛侯爷堵在了自家门口。
“侯爷,您当时找我们借粮的时候,说得可是年后就还。”
“是啊!你堂堂侯爷,说话一言九鼎,可不能就这么赖账吧?”
“如今京中菜价米价贵的吓人,我们这些旁支的手上可没有侯府这么多的产业,日子艰难,都要揭不开锅了!”
“你们若是再不还粮,我们就只能去衙门里告你的状了。好让世人看看堂堂侯府也有欠债不还的事情!总不能让家里的孩子们饿死吧?”
……
薛家这些旁支,平日里对着薛侯爷都是又吹又舔。哪知如今不过一个粮慌,就全都翻了脸,说话也是不客气了起来。
薛侯爷实在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只能把白氏叫来,让她无论如何,先买下一批粮食还了。
白氏听了后便道:“如今米价上了天,现在买粮,怕是要白白浪费几千两银子,我们一年的产业都要花光了!”
“那也得买,难道真的让他们去告我的状?再让朝中那些老家伙们参我一本?”薛侯爷十分生气的说道:“此时也怪你没有头脑。我瞧京中许多人家,早就准备了囤粮,怎得就你没有准备?也不知这个家到底是怎么当的!”
薛侯爷以前向来是不会说白氏一句重话的,这次却对着她一顿埋怨,让白氏也是生了一肚子的气。
她平日里再是装的温柔体贴,此时却是一点儿也装不出来。只是冷着脸道:“我对侯府如何,侯爷难道不知道么?这次竟如此说我,不过是府里来了新人,就看不上我这旧人了。”
“罢了,既然侯爷非要现在还粮,那就去买吧,左右花的也是公中的钱。”
只是说好了要买粮还了,市面上却是压根找不到能拿出那么多粮的渠道。
粮铺里的粮食,如今都是按斗来卖,一斗白米就要卖上七八两银子。几石粮食拿到铺里就被抢空了。
薛家之前找人借了五十石粮,加上答应加倍奉还的粮食,至少也要一百多石粮食。
这么大量的粮食,只能私下里提前找人来订,压根就不能靠在粮铺里抢到。
这买粮之事不过又拖了几日,来薛府闹事儿的旁支却是越来越多了!
此事终于传到了朝上,又被他的老对头们抓住了把柄参了一本,叫晋武帝当着朝中众臣的面,让薛侯爷做个表率,早日厘清家事。
就在薛侯爷忍无可忍的时候,薛凤麟突然回了一趟家,对薛侯爷说道:“父亲,我倒是知道一处地方还有粮卖,这几日叶家的囤粮没了,也是托了人在那里买到的。”
此事于薛侯爷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便立刻让薛凤麟去帮忙打听,看看那里还能买到多少粮?
当天下午,薛凤麟就去了沈宣那里,对他说道:“侯府如今正急着买粮,你之前囤的粮还剩多少?”
沈宣便道:“还有糙米一百石、粳米一百八十多石。”
薛凤麟想了想便道:“你准备一百石糙米和五十石粳米,我会派人来取。”
沈宣吩咐了素云把五十石粳米送到宣字坊里,夜里薛凤麟就派了人去,把一百五十石粮食都偷偷运走了。
侯府缺粮,沈宣自是没想过收钱的。只是过了几日以后,无心却又来了一趟,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沈宣说道:“沈哥儿,这是上次侯府买下你粮食的银票,世子让我带给你。”
沈宣这才知道,原来薛凤麟让他准备粮食却不是白给的,而是让侯府花了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