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鸣蝉垂下眼睫,看到屏幕下方原本因播放音乐而显示的歌词,由于接通电话,音乐中止播放。
【情能见血封喉,谁能把谁保佑】
*
岑鸣蝉于下午四点多出门,她和冉眉冬约好,要一起去吃晚饭庆祝生日,她已经同十八岁的自己提前讲过这件事,就是怕她回消息比较慢,对方又会多想。
其实她也知道,十八岁的自己更加忙碌,根本没时间发来消息。对方在生日当天被安排了直播首秀,要在七点开始直播一直到十一点。
她已经提前问了,会有直播录屏,她可以像补比赛视频一样,抽空把这场生日直播补完,虽然时效性差一些,但是不至于彻底错过。
岑鸣蝉没有想到,冉眉冬送给她的礼物会是一本书。不是什么世界名著,不是心理辅导书籍,而是她的书。
准确地说,冉眉冬托人排版设计了她的第一本小说《无冠之王》。再准确一点说,应该是《无冠之王》的上册。
冉眉冬对此也很无奈,生日礼物需要提前准备,但是她想到这个礼物时,岑鸣蝉并没有完结。她只能将书分为上下两册,等待岑鸣蝉完结后,再把下册制作出来。
提到完结,岑鸣蝉想起来今天零点过后在她书下的评论区。她原本以为能有一位读者记得她的生日就很好了,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多读者为她送上生日祝福。
河马不吃西红柿:【生日快乐大大,谢谢你为我们讲了这么好的一个故事】
与兰衿:【很喜欢作者写的沈青然,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像是扎根在山岩间生命顽强的青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直不舍得和沈青然告别,但是没想到完结当天竟然是作者你的生日。忽然我就释然了,完结不代表故事的结束,属于沈青然的征程还在继续。同时也祝作者生日快乐,诸事顺遂。】
诸如此类的留言还有很多,其中有些读者甚至是第一次在评论区留言。
岑鸣蝉知道,往往沉默的才是大多数,偶尔她心血来潮点开订阅后台时,也能看到有新来的读者直接全订她的文,但是对方没有评论过。
就像她,看书时很少评论,更多的是默默购买章节、追更直到完结。
岑鸣蝉很是感动,她先在评论区设置了订阅抽奖回馈读者,随后又决定将这本书的收入全部捐赠出去。
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冉眉冬,她说:总觉得这笔钱捐出去,会更有意义一些。
随后她又问冉眉冬,为什么会想到送她这本书,这个礼物真的是送到了她的心坎里。
冉眉冬望着自己这位挚友,轻声道:我本来想送给你键盘的,这样你写起小说来可能会很顺手,但是又觉得键盘太俗气了。
后来回到家看到书架上曾经高中买过的小说,忽然有了灵感,大概每一位作者都有把自己所写的故事印刷成册的梦想。
鸣蝉,不要忘了我当初为什么想认识你,从在文学社杂志上看到你的稿子时,我就认为你的文字很漂亮,我想这也是一种天赋。
很高兴你没有浪费这份天赋,所以你人生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我想先替未来的你自己送给你。
我毫不怀疑,以后会在书店里看到你的小说。所以等以后你出书了,不要忘记之前说过的话,签上你的大名给我当传家宝。
岑鸣蝉看着冉眉冬,几次张张口又说不出来。
她想泼冷水,她想说纸质传媒已经开始没落,现在想要出版书籍没有当初那样容易,需要有很好的成绩与少许运气成分。
而她现在依旧是籍籍无名的网络作者之一。
她想说,其实她也没什么信心,天下多的是紫微星与文曲星,有写作天赋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可能她这一辈子都无法有出头的那天。
她想说,当初说给你签名当传家宝其实就是年少轻狂吹下的牛,就算是在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了,亲签的书籍都未必能到成为传家宝的地步。
但是岑鸣蝉转念一想,这些难道冉眉冬不知道吗?
经济下行,纸质传媒日渐没落,是社会普遍共识。当初她们高中一起追过的每月两期的小说杂志,已经全部停刊。
她知晓这个消息时还跟冉眉冬感慨过童年已死这种话。
然而冉眉冬依旧坚信她能有出息,能出版自己的书籍。
岑鸣蝉忽然想起来一件往事,某次初中期中考试,她成绩飞跃成为班级第一,如果保持这样的成绩,她可以稳稳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
然后继续好好学习,考去最好的大学,那么最好的大学是什么?
岑鸣蝉拿着成绩单,对着父母放话:我以后要考清华北大,我要穿着校服跟你们去故宫玩。
现在想起来,这句话着实可笑了一些。不过是偶然的全班第一,她就膨胀地说要去全国最好的学府。而且,清华北大也没有统一的校服。
十几岁的她并不知道这些,她只是窥见了命运劈开山峰泄出的一丝光线,就以为此后前途无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