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爽一下被这一句“信任”击打得沉默了。
陶庆国继续看着余寻光说话,“《第三医院》讲的都是大病,虽说我们老百姓不一定会得,但了解了解也是好的。”
余寻光理解他的意思,“所以小陶哥你认为《第三医院》是好剧。”
陶庆国笑,“《烈火英雄》和《刑事大案》也是好剧。”
一个科普消防,一个科普犯罪。
余寻光的脸有些发红,不是热的,是得到认可的满足。
“我想一直拍对大家有意义的剧。”
凌爽阴侧侧地,故意讨嫌,“后面的剧就没意义了,谈恋爱去了。”
陶庆国抽空瞪了他一眼,“谈恋爱也有意义,《风雅颂》和《群鸦风暴》都好看。”末了补充,“《金满桐庐村》也好看。”
他拍了拍余寻光的肩,“不一定要有意义,俺们老百姓喜欢就行。”
余寻光用力点头,“对,喜欢。”
陶庆国一手一个酒杯,把余寻光的杯子端起来递给他,和他碰杯,“人生那么长,哪能一直做有意义的事?”
余寻光低头喝了一口。
陶庆国看着他笑,“所以一直坚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好。就像你,你喜欢演戏,那就一直去演。”
余寻光平静又幸福地回望,他明白他的意思,“就像小陶哥,你喜欢村子,所以你愿意在这里生根。”
陶庆国的眉目都舒展开了,“是的,我爱这里,我想守好这里。”
他们身上闪耀着信仰与目标,那光芒太晃眼,凌爽的眼睛莫名微红。
他看着陶庆国,声音飘在炙热的风里,“年轻的生命与古老的村庄,你不会孤独吗?”
陶庆国笑,声音中带着无限开阔,“如你所见,现在它已经不古老了,它拥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凌爽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他抓着酒杯,喝了半口,辛辣的口感刺激得他脑门冒汗。
他固执地追问:“我是说以前。你没有看不到头,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吗?”
“以前我很少想未来,”这是陶庆国的实话,“村子里的老人太多了,我每往后想一天,就会有一个人离开。”
凌爽试图代入那种情感,很快,他心头发堵。
生命的消逝是自然界中不可逆转的,对于部分老人来说,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可对于那些亲自面对这种死亡的年轻人会怎么样呢?昨天还笑着说话的人,第二天可能就不在了。而且不是个例,是一个村都会这样。
就像是什么慢性瘟疫,一个接一个。
余寻光说,只要村子里的人还在,村子就在。
那么等村子里的人都不在了呢?
“不会不在的。”凌爽听到了余寻光的声音,原来是他在无意中把话说了出来。
“会有新的生命延续下来的。国家一直在倡导大家回来,桐庐村拍摄的本身也是为了宣传家乡建设。这条路不好走,可能会有很多人牺牲自己的青春……”
“那不叫牺牲,”陶庆国很正式地纠正他,“余寻光,那叫付出,叫成就。而且不是我们最开始就这样做,这条路一直有人在走,我们只是在走前人走过的路。”
余寻光沉默了一瞬,用于消化这沉重的情感。
伟大的付出与成就。
他抬起酒杯,“小陶哥,我敬你。”
赵林山要是在,他也想敬他。
杯中酒水已尽,陶庆国再次满上,“小余,我也敬你。”
他们互相碰杯,再喝一口。
凌爽也陪了一口闷酒。
陶庆国又笑了起来,“现在我敢想以后了,因为三合村的以后是那么的光明。”
凌爽看着陶庆国,他仿佛是在看一个符号,一面旗帜。
既然收视稳了,活也能干得更轻松了。
晚上,还是那个时间,还是那个地点,翁想想和余寻光继续和三合村的村民们一起在直播间观看《金满桐庐村》的第三、四集。
你别说,这样子看剧,余寻光真不觉得桐庐村是自己演的。
他仿佛在旁观江瑞安和夏歆的人生。
今天直播间的观众也很多,他们的话比昨天更密一些。
[我看到公告了!直播将持续到明天!]
[不够啊,能不能就这样陪我们看完大结局啊?]
[余寻光——一款我正在追的reaction婆主。]
[这部剧的追剧体验实在太好了,我第一次和演员一起看剧,情绪价值拉满。]
[昨天的直播录屏已传字母站,需要回忆要点的姐妹自搜。]
[我发现桐庐村剧情进展也挺快的,前两集直接就给女主修理好心理毛病,成长为有志青年了。]
[剧情本身还是在于建设桐庐村,不是为了体现个人。而且谁又能说的准,下定决心成为有志青年的夏歆不需要继续成长呢?]
夏歆当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