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瞬间,窗外漫过雪白的亮。
太阳升起来了。
林湛眯着眼,迎着光,轻轻地呼出了一口颤抖的气,像是溺水的人暂时浮出水面,凭借稀薄的空气又撑过一夜。
早上八点,林湛准时回到了阜苍综院的心外病房。
只不过,他今天并没有资格巡房,只能寻人。
李立的母亲蜷缩在靠墙的小折椅上,安静地呼吸,活得像一件黄色的盆栽。她身上的棉衣剪裁样式并不出挑,甚至带了点没见过世面的土气,可料子扎实柔软。李立也有一件手工缝制的棉衣,几乎一模一样的,去游乐场那天,他就穿着那件。偶尔疯跑起来,像是一道自由的闪电。
林湛右手蜷起,撑着墙缓了几秒,缓慢地走到钱芳面前,递去一张纸巾。
女人双手扯着一块医院发的白毛巾,眼睛肿得像核桃。骤然看见那双骨节修长又熟悉的手,她猛地抬头,像抓住浮木一样扑过来,哭得连声音都发不出,只剩撕扯与呜咽。
林湛一动不动地站着,任由她发泄着眼泪。白大褂左肩的位置被狠狠地拽皱,女人的指甲刮过他的侧颈,几道血痕顿时渗了出来,细细长长地滑到锁骨边缘。
林湛闭了闭眼,伸手拿起床侧的应急束缚带,从女人的手腕绕过,咔地一声卡住。
林医生!
前来帮忙的护士忍不住担心地喊了他一声,生怕他在极端情绪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
放心,我可以处理。
他的眼神清冷,动作却轻柔,按部就班的固定住女人的肩肘关节,再轻轻地按住对方的手腕脉搏,直到她呼吸渐缓,手脚不再挣扎。
钱女士,您现在可以听我说话了吗?
林湛唤她。
女人茫然地看了他一眼,像是被忽然抽去了骨头,蜷缩在床脚,小小的一团,跟孩子一样。
林湛靠坐在病床边的小圆凳,静了一会儿,语气没有起伏:李立去世前这几天,有没有什么异常?
不知道。
护士说,他这几天经常外出。你知道他会去哪里吗?
不知道。
他周一凌晨吃过大量的蚕豆,这件事,你知道吗?
不知道。
面对林湛的拷问,钱芳反反复复就这一句。她的眼睫毛哭得也蜷曲,直愣愣地盯着白色的病床防护栏,眼神像是死了。她稍微歪着头,纤瘦的咽喉上有几道暗色的刮痕,是被殴打出来的旧伤。她的双手虚虚地抱着胸,而那里本该有个孩子,在她害怕的时候,用身体保护她,像个小狼一样,龇牙咧嘴地反抗着世界的恶意。
病床旁的木柜上,烂苹果压着几页皱皱巴巴的纸。那是一份伤情鉴定申请表和法律援助协议。纸张被风吹起,露出第二页稚嫩的签名,是李立握着母亲的手,教她签下自己的名字,歪歪扭扭的,时而断水,用的是医院配的圆珠笔。
咚地一声,垃圾桶轻声震颤。
钱芳的背抖了抖,怯懦地转头,看见林湛将床头的那颗烂苹果丢进了垃圾桶。动作、神态,让人有些恍惚,说不清是林湛像小时候的李立,还是李立像后来的林湛。在这一刻,两人仿佛对自己的母亲说出了相同的、再也无法被传达的爱:烂了,就不要再吃了。
在林湛走出病房前,钱芳忽然喊住了他,讷讷地,带着哭腔:那天小宝问我要蚕豆,我我给了。我以为他饿了,所以
林湛脚步蓦地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