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之下 第187节(2 / 3)

“弟子想说的是,虽然看起来是一样的房子,里头住的人却不同了。”

觉见轻声一笑,知道明不详意指自己看似没有结论,但亲眼见识过后,便与之前大大不同。这孩子又有长进了。他又问:“你想剃度了?”

明不详道:“弟子还有疑问不解。”

觉见奇道:“有何不解?”

明不详道:“弟子想知道,佛如何看待众生?”

觉见笑道:“难道不是慈悲?”

明不详道:“弟子想亲见佛的慈悲。”

亲见佛的慈悲?这要怎么看才成?觉见好奇起来,但他并未多问,这孩儿肯定有自已的想法。他问:“所以你这趟回来,只是怀念故乡?不怕因爱生忧吗?”

“弟子只是过客,若是刻意回避,这才是因爱生怖。”

觉见哈哈大笑,忽又正色问道:“这些年可有打听到你师父了心的消息?”

明不详摇头道:“一点消息也无。”

“我倒是听说,这十年来,恶名昭彰的夜榜出现一名高手,善使大金刚掌,已犯下数案,一年多前还率众行刺过唐门。”

了心善使大金刚掌,明不详自然知道,被九大家通缉的人无处可去,往往投靠夜榜,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

“那人未必是了心,但假若……”觉见道,“你若遇见那人,也别当他是了心。”

明不详双手合十,恭敬行礼道:“弟子明白。”

“你还有什么事要说吗?”觉见问。

“这次回来,寺内争执似乎又更甚了。”明不详道,“弟子刚入河北就见着师兄弟们斗殴,彼此排挤,推诿争过,比七年前又糟了些。”

觉见叹道:“自从觉如贬任后,四院八堂正俗各半,俗僧气焰更盛,这些谤佛弟子……究竟要将佛门糟蹋到几时?”

“难道时至今日,四院八堂正俗各半,仍不能让正俗平等相处?”明不详道,“方丈,正俗之间难道真是水火不容?俗僧主事,正僧修行,当真不行?”

“俗僧坏佛清誉,如波旬弟子以佛灭佛。”觉见眉头一扬,可见怒气,“我便是形神俱灭,也不能让他们毁佛清誉!”

明不详望着觉见,良久,忽地微微一笑,正如春日初绽,艳如鲜花。

觉见略感讶异,这才想起,他似乎极少见明不详笑过。这孩子,莫不是藏了许多心事?于是问:“你笑什么?”

“方丈,末法之世,若波旬弟子能伪装佛弟子坏灭正法,何以佛弟子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卫正法?”明不详双手平伸,掌心按地,俯身行了个大礼,“行此大恶,以护正法。”

“什么意思?”觉见忽地冒出一身冷汗,一道未有的灵光从他脑中闪过。

只是……这太难……

“波旬弟子扰我正法,佛弟子怎不能伪装波旬弟子,乱他邪法?”明不详缓缓抬起头来,盯着觉见,“救法之世,以魔灭魔。”

第八卷 嵩枝挂剑 篇

第75章 欺之以方

明不详离开少林七年,这次回来却只停留了七天。虽然觉见方丈特地为他留了一间僧房,甚至允他自由参阅上堂武学,明不详仍在觉空回到少林前便已离开。

他在文殊院协助复原经文,口诵读过的经书供经僧抄写,一字未漏,觉云首座巴不得他长住下来。

此时武林上有些消息已经传到,说的是武当出了叛徒,偷走了玄虚掌门的太上回天七重丹。拔舌菩萨觉广冷笑道:“也是武当该有此劫,偷走丹药这人真是造了大孽。”这话明着读,说的是丹药被偷是武当的损失,可少林向来不信丹药一说,这就让这话有了另一层意思:“没让玄虚早点死,还真是武当的劫数。”当然,你若问觉广,他只会笑着说你多心了,他是感叹玄虚老道功亏一篑呢。

另一桩事是觉见方丈,自从他与明不详见过面后,这七天便未再召见任何人,除了送斋菜的杂役僧人外没人见过他,杂役僧人也只是将饭菜放在门口,并未亲见方丈。

七天后,明不详临走前,觉见再次召见了他。这一次他们从午时聊到子时,没人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子时过后,明不详离开大雄宝殿,也离开了少林。

觉见方丈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足足瘦了一圈,那七天就像七年似的,让他更显老态。然而他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又像是年轻了七岁一般。

等明不详下次回到少林时,少林已经变了。

那并没经过太长时间。

※※※

李景风、杨衍和明不详三人在武当山下分道扬镳,杨衍回到丐帮,明不详要往少林,都是回到故乡,唯有李景风要前往嵩山。

少嵩之争后,嵩山派弃了原本的中岳庙,迁至济南泰山,取代了原本泰山派的基业。嵩山泰山两派长期姻亲,向有“嵩泰不分家”的说法。

李景风从武当往东北走,经南阳、郑州、开封、泰安,即可抵达济南。至于明不详,若走陆路回少林,那是在郑州与李景风分手,转往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