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将门打开,并且带他们去看那位捕快。
捕快正在院子里围着栅栏,团有人来看他,确实是让他诧异,而且还问的是十几年前的旧事。
胡捕快修补着栅栏道:“你们等我把栅栏修好了来帮你。”
秋锦之在白泽的身后看着。
白泽看捕快修的栅栏,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修好。他卷起袖子也参与帮忙。
秋锦之不知道做什么,只好和胡夫人一起将地上的木棍条递给这两人,时不时的秋锦之还给白泽指导。
“那边,对上。”
白泽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说话。秋锦之说的多了,白泽才道了一句:“我不瞎。”
一旁的胡夫人看白泽语气虽然是不耐,可是模样依旧是平静。
秋锦之听了这一句才闭嘴。
胡夫人上下瞅了秋锦之两眼说道,“谢谢你们帮忙,我去给你们倒水。”
秋锦之礼貌道谢,“有劳了。”
三人咕咚咕咚将水喝下肚,三人才开始开门见山的聊天。
因为是在农家的院子里,平时也不会有人去偷听。
白泽按照先前说的计划,她心平气和,昂首挺胸地对捕快道,“我想同您打听打听十五年前屈景的案子。”
“屈景?”
白泽点了点头。
“他…死的有些无奈啊。”胡捕快叹了口气,似乎有几分无奈,“当年官盐私贩,小官巨贪,成了官场上的典型案例。当年他本可以不用死,是他自己硬生生地背下来所有的锅。这才让屈家满门抄斩的。”
白泽安静地听着。
秋锦之问:“他护着的这个人一定还活着,而且官职还不低?”
胡捕快:“不错,官职非常的高,而且在朝中有一定的力量,即使在权术颠覆的过程中,他还是全身而退了。”这件案子可以说是胡捕快仕途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对于他来说,波折非常地巨大。
第七十九章 冤案
“原本白将军已经给屈大人定好了罪名,他参与其中,贪的钱也不过几万两。安插一个流放的罪名。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多出了一份账目。这个账目不上多达千万两的账目…全数放在了屈大人的账目上。”胡捕快说道。
白泽气得眼睛发红,但还是忍住,她一字一句地问道:“后来呢?”
“后来,后来自然是查,这个银子出来了,账目也出来了,当初屈府是没有的,后来突然就出现在了屈府,这是一出蹊跷案件。当时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就差结案。在最后闹了这一出。起初屈景是不承认的。”胡捕快说道。
“小官巨贪的罪名一旦落实,满门抄斩!”胡捕快喝了口水,润了嗓子继续说。
“钦差大臣希望早日结案回京,可是白将军一力要求翻案重新查。”
“钦差大臣和白将军为此还争执了起来。即使日子快到了,白将军还是在查,当时直接将钦差大臣给软禁了,为的即使全部重新翻查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漏掉了最最重要的线索…
在案情终于有了眉目的时候,屈景突然全部招供,称那些钱都是他的,原本是他想要推脱的,等等之类的。他在牢里将所有账目说出来。当时白将军气得不轻。”
秋锦之听着眉头皱了起来。
其中案情纠葛复杂,他一个年轻人又怎么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如今这个时候更是无法明白其中到底是有怎样结果,那些都是另外一种说法。
秋锦之皱着眉头心中思忖着:“原本喊冤,在案情有了眉目突然不喊冤?这事情不简单。”
“当时时间紧迫所有人读希望早点结案,必须立下威名,杀鸡儆猴!”
白泽道:“若是误判怎么办?”
“都是贪官,只是死刑和受罪的区别罢了。”胡捕快说道,“罪名不一样,一切都乎按照处罚的量而进行量刑。他承认就是将全族人推向死亡。”
“到底是被人说了什么才会让他放弃生的希望,最终让所有人为他牺牲?”白泽好奇。
秋锦之也好奇。
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屈景承认以后,所有的事情就像是推开的大门,所有的疑点都迎刃而解。
屈景被秋后问斩。这监斩人就是白将军和钦差大臣。
因为先前闹得很不愉快,所以两位算是结下仇,原本两人去了西京以后可能会成为政敌,可惜白将军从此一心扑在军事上,不问朝政,即使有些问题抛给他,他都像打皮球一样地拍回给别人。
两人在听了胡捕快对于当年的回忆,相对于县志上的似乎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
胡捕快对秋锦之道:“公子您路上慢些走。”这句话是特地对秋锦之说的。
秋锦之没有想到这胡捕快在临走前居然会发现。一直以为这胡捕快没有发现。
秋锦之道:“我不过是个乡野村夫罢了,胡捕快太抬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