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惟许侯夫人 第17节(1 / 2)

京城像炸开了锅一样。

最后这道圣旨一出,大街小巷尽是人奔走相告。各家酒楼茶馆赌坊里都在说这道圣旨。

“不是,侯爷真娶妻了,这么多年,侯爷终于娶妻了!”

侯爷娶妻真真是稀奇,二十有五的权臣,到了如今还没娶妻,不乏有人议论,侯爷会不会再等哪家的贵女及笄,比如国舅爷家的那位千金。

只是国舅爷家的千金明岁才及笄,而侯爷今岁就娶了。

但更稀奇的是,“杜家女不是要嫁给探花郎的吗?怎么就成了侯爷的夫人?”

众人押宝,两桩婚事各押各的,突然岔了。

好似所有人都被梦魇住,在错乱的旨意中更加错乱,难以置信。

杜府门前。

上前接旨的杜致祁耳鸣了一声,他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

“公公没弄错?”

杨公公闻言忽的笑了,嗓音尖着反问了这位杜二老爷。

“杜大人这话问的,不知是在质疑咱家,还是在疑问皇上呐?”

杜致祁倏然惊醒过来。

“臣、臣再没此意。”

他赶紧颤手接下圣旨来。

杨公公不再理会他,只是目光落在了杜泠静身上。

“侯爷等了多年,此番终于是等到侯夫人了。”

杜泠静耳中空响,似听见了又似没听见,垂着眼帘沉默。

但杜润青却向后踉跄了一步。

积庆坊,永定侯府,鞭炮齐鸣。

连响的大红鞭炮在侯府门前的大道上,整整响了两刻钟,侯府侍卫搬出两大筐铜板来,但凡前来贺喜说吉祥话的,通通有份儿。

一时之间,侯府门前水泄不通。

针线上的老嬷嬷亲自拿了喜服过来。

“侯爷穿上试试,春日里做好的衣裳,秋日里也难免尺寸变化。是侯爷大婚的衣裳,精尺精寸才好。”

男人笑着颔首,通身大红喜服将挺拔的身形,修饰得越发夺目。他眸中悦意满溢,平抬双手由着老嬷嬷仔细丈量。

近身侍卫崇平刚从外面回来,此刻前来复命,刚上前,就听见侯爷问了过来。

“她那边……怎么样了?”

崇平自然晓得侯爷问的是谁。

他脸色有些尴尬,待针线房的老嬷嬷量完躬身退下,他才道。

“属下不好说,只是杜家似乎没什么大喜之态。”

他说杜家先是没放炮,之后有人问了,杜二老爷才想起来,让人放了一挂。

男人并不在乎这个,但却放轻嗓音问了一句。

“……那她呢?”

崇平更低了头。

“姑娘自接旨之后就一句话都不说了,回了西侧院,没再出来。”

他说完,禁不住看向自家侯爷。

侯爷微顿,默了一默,但旋即又自顾自笑了起来。

“无妨。”

不知是在安慰谁。

接着他叫了崇平。

“去挑个最近的黄道吉日来,我亲自登门送聘礼。”

第11章

圣旨落定后的杜府,不论是前院、正院还是西侧院,都寂静如暗夜未明。

风里有了深秋的寒意,自门外吹来,扰动一室沉落的墨香,也翻起杜泠静手边陈旧的邸抄,是父亲旧年所攒。

密密麻麻的小字令她眼睛发酸,此刻被风打断,杜泠静闭了闭眼睛。

那日赐婚的圣旨,仿若平地惊雷。

不光她完全没有想到,整个京城都始料未及。

这桩婚事似乎毫无预兆,没人能想到原本要同邵氏联姻的杜家,突然成了侯府的姻亲。

但这“毫无预兆”中,又似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预兆。

彼时枕月楼里,茶客都惊奇陆侯怎么会和邵伯举同时出现,没人晓得他是去见谁,可她却在偏僻的楼梯间里,与那位侯爷遇了个正着。

扶在她腰间的手掌和莫名亲昵的话语……

杜泠静自问完全不认识陆侯,但那位侯爷,会不会其实认识她?

念及此,她心口暗跳了一下。

若如此,那么这奇怪的圣旨联姻或许就有了解释。

邵伯举要娶她,亲事定下之前就弄得满城风雨。陆慎如都知道,他要同邵氏打擂,也趁机借她借杜家的名声,为慧王拉拢朝臣。

手边的邸抄散发出陈旧的气味,多少朝中腥风血雨都掩藏在了细如麻的小字里。

自开国以来文臣武将互斥,引得诸多纷争。文臣以为武将拥兵过重,威胁朝堂皇权,而武将却斥文臣搅弄是非,迫害功臣良将。

文武之争历经多代非但不消,反而祸乱层出不穷。

她十一岁那年,父亲还不是阁臣,先帝尚在,永定侯府陆氏却因为文臣武将对峙僵持,险些遭遇灭门之灾。

当年以永定侯府陆氏为主帅的永定军,于宁夏与三万鞑靼大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