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也是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嘛,张侍中体恤民情,肖似安定天下的留侯张良,实在是英雄出少年。
空气有了一瞬间静默,萧何轻咳一声,对陷入欣喜,骄傲得几乎都快红了眼眶的太后道:“臣斗胆,愿请太后摆驾上林苑,也让臣等见……”
话音未落,外头响起嘹亮的通报声:“陛下到!”
刘盈匆匆而来,俊秀的面容满是喜意:“母后,越儿给您的惊喜,您可瞧见了?儿臣想去上林苑亲自瞧瞧——众位卿家也在。”
皇帝要去的原因很简单,弟弟做出来的成果,他怎能不好好看一看?
刘越:“…………”
幸好还来得及把大锅扣到张侍中头上,刘越小小地松了一口气,谁知皇兄竟也来了,还和萧师傅异口同声地说,要去上林苑一趟。
梁王殿下深深察觉到了不妙。
他虽和大匠串通好了口供,让天才之名深入人心,可负责人本人没有!
他紧张地看向母后,就见吕雉欣慰地点点头:“去,都去,也当是游玩一回。”
刘越:“?”
张侍中万万没有想到,大王叫他站在原地不要动,继而进宫一趟,竟带来了乌压压一片人。
有太后、有陛下,更有他崇拜的丞相萧何,以及众多大汉肱骨。
他紧张得失去言语的同时,感动得快要哭了。
大王果真将他的话放在了心上,这里无论是谁,都有挪用云梯的权利——不,不止挪用,这不就是陛下、太后一句话的事?
有句古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虽然不合时宜,但张侍中真真切切地浮现出了这个念头,甚至冲动地想,他能为大王造一辈子纸。
好不容易平复下心情,张不疑咽咽口水,怀揣万千压力地上前拜见。
那厢,太后牵着刘越的手,君臣许久没有说话。
他们齐齐陷入八座纸山的震撼,半晌拔出注意力,用看天才的目光看向张不疑。
刘盈前来的路上,被老师叔孙通科普了留侯世子的聪慧与壮举。眼底闪烁着喜爱与赞赏,他亲切地道:“张侍中,立下如此大功,实有乃父之风。你想要什么奖励?”
“……”张不疑傻眼了,张不疑茫然了。
同时生出些许庆幸,幸好陛下问了他,否则岂不是抢走梁王殿下的功劳?
没有察觉大王疯狂的暗示,他坚定不疑地开口:“造纸之术,都是梁王练字劳累,加上与陛下对太后的孝,从而体悟出来的道理。若换樊侍中来,同样可以成功!”
又是一阵久久的寂静。
生怕陛下与太后不信,张侍中急了,秉承着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竖起掌心道:“臣立誓,若有半句虚言,必然承继不了大人的家业。”
刘越:“……”
蒜你狠。
秦汉大丈夫最是相信这些,眼见众人被毒誓震住,刘越慢慢低下了脑袋。
圆脸弥漫着颓丧的气息,能换一个负责人吗?
第60章
张侍中的立誓太过坚定, 一片寂静之中,三公九卿达成了共识。
造纸能成,梁王殿下有着推脱不掉的功劳, 堪称首创之功了!
这可真是……英雄出童年呐, 少府令喜悦又震惊地想。
陈平眯了眯眼, 觉得张不疑这小子极会说话, 有装呆的嫌疑。
陈师傅满怀自信, 他的学生, 自然聪慧无双, 无须怀疑。而留侯世子一副谦虚谨慎的态度,既吹捧了梁王, 又吹捧了陛下的孝心, 更能在众臣面前留下好印象, 不愧是张良的儿子。
张侍中实打实的替大王办事,由此黑了瘦了, 还不在意功劳,陛下太后见了, 能不给奖赏吗?
而自己的儿子……陈平只觉酸水咕噜咕噜冒。人比人气死人, 人家十三岁就立下大功, 能与十二岁拜为秦国上卿的甘罗媲美, 而陈买呢??
他忍住捂胸口的冲动, 上天不公啊。
另一边,刘盈微微愣神,欣喜地看了一眼蔫头耷脑的幼弟, 心底的高兴都快满溢出来,连说了几声好。
想也知道,越儿年幼, 小身板哪里吃得消总览全局?他温声同张不疑道:“即便是越儿指出的原理,都赖张侍中辛勤调度,指挥匠民,才有今日如山高的纸堆,乃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刘越牵着母后的手,垂着脸,正沉浸于幕后指挥的计划破灭,扬名这事推脱不掉的悲伤之中。
一路过来,他得知了许多内幕讯息,譬如少府的官员醉酒,把他借用大匠的消息全秃噜了出去,梁王在上林苑鼓捣的事已经不再是秘密。
怎么就让他碰上这等倒霉的巧合?
听闻哥哥这话,像是心头注入了一股暖流,带来少许有限的安慰。他重重点头,现身说法,力求张不疑的风头盖过自己:“张侍中不仅亲力亲为,还亲自进山,翻找让纸张变光滑的磨料,付出实在多过了孤。”
张不疑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