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做了菌子汤,热腾腾的汤水熬得浓稠甘甜,沈鸢难得又添了半碗饭。
刘夫人欣慰不已,点头笑道:“这才对,先前我见到你,差点唬了一跳,只怕风吹吹,都能把你吹散了。”
沈鸢以汤代酒:“还未谢过刘夫人。”
刘夫人忙道不敢:“沈姑娘哪里不曾谢过,先前在汴京,我都不知道听过你多少回谢了。”
她柔声细语:“常言道,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我也不知姑娘身上发生过什么,也不敢劝。只是姑娘既然熬过来,那就是命不该绝。”
刘夫人拍拍沈鸢的手背,“山里冷,我想着过两日下山,同我弟弟汇合,姑娘也跟着一起罢。”
沈鸢动作一顿,迟疑半晌:“夫人可是知道我要说的事了?”
她本想着在平州和刘夫人分开,省得日后被发现,连累刘家。
刘夫人莞尔一笑。
“沈姑娘多虑了,我若是那起子贪生怕死的,当初就不会插手。再有,姑娘一人形单影只,我也不放心,倒不如跟着我一起。平州天高皇帝远,也不怕撞见熟人。”
萤儿听不懂长篇大论,茫然咬着筷子尖,趁刘夫人和沈鸢相谈甚欢,偷偷又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肉。
没人发现,她又塞了一块。
一面嚼着肉,一面搭腔:“对呀对呀。”
不管刘夫人说什么,萤儿都是:“对呀对呀。”
沈鸢忍俊不禁,转首望去,满满当当的一碗肉都落入萤儿肚中。
她不动声色将自己的骨碟和萤儿的对换。
萤儿喜笑颜开,悄悄将自己碗中最后一块肉夹给沈鸢。
刘夫人不明所以,笑着道:“萤儿真是长大了,竟然不会护食了。”
沈鸢和萤儿相视一笑。
……
秋去冬来,朔风凛冽。
刘夫人的弟弟在平州也开了一家养安堂,只为老幼妇孺看病,且不收诊金,连药钱也不收。
平州偏远荒凉,镇上只有一个赤脚大夫。
沈鸢在后院,和刘夫人一起研磨草药做药丸子。
满院子飘着草药独有的香气,房内烧着热炭,可沈鸢一双手在水中泡久了,仍旧泡得通红。
她如今钗荆裙布,满头乌发挽成攒儿,鬓间只缀了一点珠翠。
腕间干干净净,一个金玉镯子也见不到。
袖口往上挽起,露出一抹白净的手腕。
萤儿盯着冷风跑进屋,手中抱着两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撕开皮,往刘夫人和沈鸢口中塞一口,嘴里念念有词。
“姑姑一口我一口,姐姐一口我一口。”
刘夫人笑着揶揄:“你个鬼灵精的,哪有你这样分的?还有,你哪来的钱买红薯?”
萤儿坐在炕上,眨巴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爹爹给的,他让我去买茯苓,说是家里的茯苓快用完了,让我再去买一些。”
刘夫人轻声:“……茯苓呢?”
萤儿眨眨眼。
少顷,她惊呼一声,手忙脚乱从炕上跳下:“我、我忘了。”
刘夫人一副早就料到的神色,无奈叹气。
她掏出自己的钱袋子塞到沈鸢手中:“劳烦沈姑娘陪萤儿走一趟,你也累一天了,该出去走走才是,不然身子受不住。”
平州的风比不得汴京,风中裹挟着细密的沙子,寻常妇人出门,都会带着帏帽。
沈鸢遍身纯素,长长帏帽延至地上。
茯苓买齐,萤儿一手牵着沈鸢,一手握着冰糖葫芦,糖丝绕在她唇齿,甜滋滋的。
萤儿咬着山楂球,一双眼珠子转动,鬼话随手拈来。
她晃动沈鸢的手臂,压低声音道:“姐姐,我和你说件事,你不要同我姑姑说。”
她神秘兮兮,“我昨夜梦到一个这么大的梨子,它说今日会在齐家铺子前等我,还说它整日在齐家铺子挨冷受冻,很是可怜。”
萤儿煞有其事,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嘴脸。
“姐姐,你陪我去看看罢。”
沈鸢挑眉:“……只是看看?”
萤儿抿唇,笑得促狭:“嗯,就看看。”
沈鸢扼腕叹息:“那好罢,本来我还想买两个冻梨回去,既然萤儿不喜欢,那便算了。”
萤儿瞪大眼睛,错愕:“不能算了,我喜欢梨子。”她不打自招,“我本来也想让姐姐买冻梨的……”
萤儿双手握住唇,自知露出马脚,悄悄将双足往帏帽下藏。
沈鸢不明所以,只觉:“你这是做什么?”
萤儿低着眉眼,一心一意藏住自己的双足,她振振有词:“藏住马脚,姐姐就看不到了。”
沈鸢哭笑不得。
萤儿怯生生:“姐姐,你陪我去罢。”
她指着旁边的小巷,“从这里走出去,就是齐家铺子了,很近的。”
萤儿不由分说拖着沈鸢往巷子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