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将她带到地面。
这时凌岁寒已收刀入鞘,左手在那刺客背上一推,直接把对方推到附近官兵的手中。正是那一刹,凌岁寒手掌又倏地拂过对方背部魂门穴,动作隐秘,她确定即使是暗处的晁无冥也不会发现——此前她与谢缘觉深入讨论阿鼻刀法与菩提心的异同之时,谢缘觉曾与她说过,人体某些穴道是相通相连的,只要使用特殊手法,其实能够通过不同的穴道解穴,她对谢缘觉说过的话都记得清楚,自然记得其中一个例子便有神藏与魂门两处穴道——果不其然,那刺客全身一阵轻松,忽然感觉自己似乎又能动作,旋即只见凌岁寒向自己眨了一下眼睛。
那刺客蹙了蹙眉,假装自己还是动弹不得的样子,任由官兵按住自己的肩膀。今日随天子出行,官兵们不可能带上枷锁器具,只得找了根绳索将她绑住。
凌岁寒这才走到魏恭恩面前,魏恭恩夸赞了她几句,便转移目光,要审问那名刺客。
“陛下,这地方不安全。”凌岁寒当即道,“不如派人先将她押入大牢,待陛下在大华寺上完香,回宫以后,再审问她不迟。”
纵然不得已深入虎穴,与虎为伴,凌岁寒依然是把情绪写在脸上的人,永远做不到卑躬屈膝地与仇恨之人说话,一张脸冷得犹如覆满霜雪。
本来先前魏恭恩甚是厌恶她的态度,但今日得她救驾,对她印象好转,不再介意她脸色的冷淡,心忖她此言确实有理,遂点了点头,派一队官兵押解刺客回城,又命车驾继续启程,往大华寺行去。
那大华寺的主持乃一代高僧,德高望重,几乎算得上当今天下佛门领袖,近日他终于带领大华寺内一干僧人向魏恭恩俯首称臣。魏恭恩大喜过望,因此这趟大华寺之行是不能半途而废的。
余下的路程顺利,车驾到达大华寺,魏恭恩在大雄宝殿与主持说话。凌岁寒则守在殿门外,忽见一名腰悬铁剑的高大老者不知从何处出现,一步步向她走来,站在了她的身边。
四周官兵都未阻拦此人。
凌岁寒偏头将他打量半晌:“你是谁?”
“三日前,你不是来找过我,想要见我吗?”晁无冥沉声道,“我们谈一谈吧。”
凌岁寒握紧刀柄,本是想要循序渐进,慢慢与他周旋,然而亲眼见到仇人的那一刻,她心中怒气登时燃起,仍是按捺不住,脱口问道:“左盼山是你的徒弟?”
晁无冥道:“他不是一个好徒弟,但确实曾拜我为师。”
凌岁寒道:“那么苏英在你手里?”
晁无冥道:“你想救她?”
凌岁寒道:“我如果说不想,你才要怀疑吧?苏姨当年是为了保护我才负伤落难,我又不是狼心狗肺之辈,能忘了她的恩情吗?”
晁无冥冷笑道:“那你知不知道,不久前召媱已来了洛阳城一趟?”
骤闻此言,凌岁寒脸色大变,又是紧张又是期待,只盼望师君已将苏姨救走,哪知晁无冥的下一句话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其实她有能力带走苏英,但她没有救她,反而很快离开,你明白这是为什么吗?”
凌岁寒只冷冷道:“我不信。”
“因为早在十年前苏英已经归顺于我,向我透露了许多关于召媱的秘密,以换取活命的机会。”晁无冥的笑声里透着明显的讥讽,“你应该了解你的师君,你说她愿意救一个背叛自己的‘朋友’吗?”
第186章 怀冰雪何惧恶名,映明月渐传令闻(四)
凌岁寒依然不信。
自她八岁起,苏英来到她家,与她朝夕相伴两年,不仅教她武功,给她讲述各种江湖传闻典故,更言传身教给她许多侠义道理。她对于“侠”之一字的初印象可以说便来源于苏英,对于苏英的人品她永远不会怀疑。
况且,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师君真的遭遇了哪位朋友的背叛,以她的脾气秉性,她也一定会当面向对方问个清楚明白,把事情解决干净,而不可能就此一走了之,不理不管,甚至放过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