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21节(1 / 2)

“大姐,你今天有什么打算吗?虽然,我打听到小报的东家今天会去潘楼南街的报房盘账,但是,姐你真的能见到他吗,咱们没有帖子没有人引荐,那些贵人们怕是不肯见的。”

经过这些日子,杨士林已经认可了自家大姐写小说的本事,内容虽然有些离奇怪诞,但确实很吸引人。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他最怕的是大姐推销不出去自己的小说。

要知道,最近又买了炭火和油,家里现在的所有存款,只剩下一百七十一文了。

后日就要交房租。

房租交完的话,家里的存款就只剩下二十一文钱了。

忍不住有些不放心的道:

“大姐,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

“你去干嘛,冻着怎么办,家里可没有多余的羊皮裘了!”

杨蔓娘摆了摆手。

昨儿个杨士林回来的,挂好的羊皮裘不小心掉进家里的水盆里,到现在还没干。

家里总共就两件羊皮裘,就是他们的爹娘留下的。

妹妹杨盼娘平时不上班,也不需要出门,连羊皮裘都没有。

若是老二跟着自己出门,冻病了才是麻烦。

杨蔓娘的表情变得认真,放下手里的筷子道:

“你们别担心了,好好在家等着我就是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反正,今天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潘楼南街,推销我的点子和小说,如果小报不成,我就去新闻,去其他的报房,努力让他们连载我的小说,这就是我的打算。”

看着杨蔓娘清瘦秀美的面庞。

杨士林默默的点了点头。

顿了一下。

慢慢的斟酌道:

“我知道的,大姐做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一开始肯定很困难,也许会被那些人拒绝,也许会与人嘲笑你,要是要是最后不成的话,也没什么,你就回来,咱们兄妹总能想到别的法子的。”

“对啊,大姐,其实咱们也不一定要吃羊肉小葱饼的,现在这样也很好呢。”

老二杨盼娘瞪着小骷髅似的大眼睛。

也在一边附和道。

“嗯,我明白的。”

杨蔓娘重重地点了点头。

内心似乎有一团火被点燃似的。

弟弟妹妹懂事的话让她感动又澎湃。

是的,无论如何。

她这次都一定要成功!

她摸了摸妹妹杨盼娘的小脑瓜儿。

笑着道:

“放心吧,你们大姐很坚强的,我早就做好一切准备了!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的。”

看到大姐自信的样子。

老二杨世林也不禁放心的笑了。

高声道:

“我知道,大姐你一直都是咱家的顶梁柱!”

杨蔓娘穿着半旧的羊皮裘。

里面是一件藏青色的圆领襦裙,这是母亲的旧衣裳改的,因为洗的次数太多,领口和袖口都发白的厉害。

因为今天是去谈生意,倒是不好穿矾楼的制服。

她沿着巷子一路出来到街口。

站在路边不时的搓手跺脚,尽量让自己保持着体温不要冻僵。

不时的。

用手摸一摸揣在怀里的稿子,防止它掉在地上。

曹氏小报的报房在潘楼南街,那里属于繁华的瓦舍区,最出名的桑家瓦子,新门瓦子都在那一片儿,离御街的矾楼也很近。

不过今日不是上班,说不定要出门在外一整日,靠走路去是不成的,万一鞋子湿透了也没地方换,这样一天下来就太难熬了,或许会造下病也未可知。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包专门去潘楼南街的牛车,速度快还不用等人不用绕路,但是要花上三十文钱,以杨蔓娘现在穷的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情况,自然是不会选择。

她选择了公共牛车,需要等师傅一路转悠着拉满人才能走,不过价格上就便宜很多,只要花十分之一的价格,三文钱。

汴京的雪后街景很美。

平常上班都怕迟到,所以杨蔓娘总是一路疾跑。

很少有时间仔细欣赏。

现在坐在马车上,杨蔓娘倒是有功夫细细打量了。

汴京城商业繁荣,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越往城中心走人越多,牛车也越来越多,甚至各色骏马拉的车,行人的穿的也越体面保暖。

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已经不早了。

诸市已开,瓠羹店前面,已经坐了招呼客人的饶骨头,还时不时的,飘出灌肺炒肝儿独有的内脏香味儿。

两旁的各色酒楼,已经开始点灯做生意。

整个汴京城都醒了。

这样清凌凌的早晨,各类的早点摊子人是最多的,大多的买卖人都是早起出来,来不及在家里吃,习惯了到这边儿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配上松软的酥琼叶,正大快朵颐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