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听后,笑着点了点头,却顺势将话题引到了宋洁身上。
“说起献之,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怎么还拖着呢?莫不是眼光太高,这京中没有他瞧得上的?”
陈夫人一怔,本以为自己顺坡下驴,接了此话是摸到了皇后的意思,可她又将话题绕开,转到献之身上了。
愣归愣,还是笑着说:“也到他了,只是这孩子自由惯了,想给他寻一个能管得住他的,也好治一治他这不羁的性子。”
宋洁满脸冤枉:“娘,当着姑姑的面就不要说孩儿了,小时候哪有不调皮的,我现下都好很多了。”
这话一说,满堂皆低笑起来。
陈夫人也笑的合不拢嘴,被他这么一“抱怨”,便解释说:“确实不能冤枉了他,如今跟着他大哥,跟着他父亲做事稳当许多了,再翻那些老黄历,孩子大了,可怕是要和我翻脸了。”
又是惹得大家一笑,宋洁笑着摇摇头,道:“得,能让姑姑还有娘以及嫂嫂、弟弟妹妹们笑上一笑,被打趣就打趣吧,男子汉大丈夫不怕笑的。”
他实在活宝,在三个兄弟中,老大成熟稳重,老三内敛平和,只有他,性子稍微跳脱一些,寻常也爱说些笑话,逗人一乐。
宋贵妃看他,越看越满意。
下一句话出来,着实惊着了在场的人。
“大嫂刚才说,要找个性子稳重的,才能管得住他,那大嫂看……文和怎么样?”
文和,帝后唯一一女,正如宋国公与陈夫人三子一女,帝后两人也是三子一女,除了最小的皇子,其他都长大了,尤其是大皇子二皇子,均以上朝参政,唯一的公主文和,这些年一直养在太后宫中,受名家教会,常伴佛阅百事,性子如封号,文采斐然,书卷气浓,和顺恭谨,气质怡人。
陈夫人的笑顿在嘴边,不是不愿意,而是被皇后突如其来的主意吓到了。
“公主被娘娘视作眼珠子一般,陛下嫡女,怎会舍得配我这小子?”
皇帝对儿子态度不明,可对女儿却是出了名的宠爱有加,当年刚登基,就迫不及待的给了年幼的文和封号,甚至在她还需要同母亲住在一处的年纪,独独赐了宫殿,若不是太后拦着,都要单修公主府了。
后来,哪怕有别的嫔妃也给添了公主,都不见他像对文和公主那般疼爱。
旁的不说,他这个做父亲的,对女儿没得说。
是以,陈夫人有时午夜难眠,打过当时是贵妃的皇子的主意,都没想过公主。
宋皇后笑笑:“原本就是至亲,我那孩子性子温软,从不知争抢,若是别人我还不放心,可若是自家的孩子,至少不会欺负了她去。”
“娘娘这是哪儿的话,公主千金贵体,谁人敢欺负她?无论是谁做驸马,都得掂量,能否承受得住太后的怒火,娘娘多虑了。”
宋皇后微微一叹:“可我要的不是一个畏惧权势的驸马,而是真心疼爱她的人。”
……
第321章 若尚公主,还能甘心做老二?
这日回去,宋家几人心思各异,面上都红润有加,仿佛得了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关起门来各有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以宋家如今地位,用不着尚公主,去做驸马,倒是皇后先前说的宋仪之事,让陈夫人激动了一会儿。
宋家的贵妃,宋家的皇后,所出之子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储君,无论自己的女儿嫁给哪一个做皇子妃,未来都是极有可能二进中宫的。
这也是维系宋家荣光最好的办法。
尚公主就不一样了,驸马限制颇多,皇帝的女儿金贵,养在屋里就如同供了个祖宗,更怕是会绝了自家孩子未来的仕途。
两相比较,自然是嫁女儿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可是……
若皇后主意定了,他们也没什么拒绝的理由。
此事非同小可,当即就去寻了国公爷。
而那厢灵扬回了屋里,关起门来脸色就沉了下来。
印婆婆跟在身后,见夫人脸色瞬息万变,一时迟疑,回忆起之前种种,不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下一刻,见夫人喝了口水,将杯子重重放在桌上,发出了很重的声响,吓得人心肉一跳。
“原本以为宋家小妹能有进宫荣宠,没想到,主意打在了宋二身上。”
印婆婆不明所以,只道:“若是尚公主,对夫人来说反而是好事。”
灵扬板着脸,看向她:“好事?”
“是啊,咱们姑爷是毋庸置疑的世子爷,未来国公府的继承者,但宋家毕竟都是嫡出的公子哥儿,如今姑爷身体受损,奴婢也担心,若有一日二公子好起来了,万一……国公爷夫妇将培养重心放在他身上……当然,若是二公子尚了公主,将来就更没什么可怕竞争的了。”
听到这话,灵扬愣了一下,旋即沉了口气。
黑着一张脸,心中难掩惊怒:“你说的不对,正是因为他尚了公主,反而更有可能成为竞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