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疏璟着了一袭深紫长袍,正坐在沈问策案前不远处,静静品着盏中上好的信阳茶,茶香伴着缕缕热雾四溢,像是刚沏好不久。
“璟王此次大费周章来宫中寻我,莫不是因为西域一事。”
沈问策阅完手中最后一本奏折,抬起头看向他。
“陛下心中这不是清楚的很么,那还不趁早给个交代,否则要误了我回府了。”
盏中的茶还带着些温度,烫的梁疏璟本就不悦的心情更笼上一层阴霾。
“交代么…我本意并不是派你去,只是宫中诸多大臣举荐江少卿,我见她年纪尚少,总需要历练历练,也与你磨合磨合。”
沈问策心中悬着的心思终是落下了,梁疏璟果然还是来同他要了说法。
“他们举荐?好,我明白了。”
梁疏璟眉间带了些愠色,将盏中的茶饮尽便要离去。
“哎,璟王,若是觉得茶叶不错,不如带几罐回去?哎——”
沈问策一边追着他客套,又一边仔细看人是不是真的走了。
见梁疏璟没有再回来的意思,他终于卸下浑身的疲惫朝塌上一躺,
“李公公,你瞧这还是惹的璟王不悦了,实在是下策。”
李公公方才在一旁见璟王不悦本就吓的大气都不敢出,伺候当今圣上就够他提心吊胆了,如今璟王再来,他若是脑子搭错筋说错半个字,只怕是族谱都不够诛的。眼见皇帝向他问责,李公公索性朝地上一跪,
“奴才知错,奴才知错,但陛下为璟王心计长远,怕是璟王不懂陛下一番良苦用心。陛下您消消火,此乃淮南月初进贡的信阳茶,您且先喝些消消火。”
“罢了,倒也怪不了你,这臭脾气多少年了,还是如此。还有,将宫中还剩余的信阳茶都送至璟王府吧,另外再配些顾渚紫笋,好好浇浇璟王的火气。”
李公公万幸皇帝开恩没怪罪下来,领了命便欠身退了下去。
沈问策与他虽生的不亲,但二人自小便总形影不离,每每忆起当初二人在翊容山练剑,他便觉得真是少年意气最为可贵,只可惜现已黄袍在身,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最不变的还要属脾气向来不好的梁疏璟。
月升月落,待到翌日天明,路边的草尖还挂着昨夜的寒霜,二人便备好了马车出发西域。
临行前江夫人终于是藏不住满心的牵挂,反复嘱托两个孩子路上务必小心,若出现什么意外,定要第一时间赶回京城。江愿安隔着窗点头又摆手,在江府一行人的目送下离开了京川。
待马车驶远后,一旁扶着老夫人的陈茵茵终是没忍住开口:
“大嫂,大丫头这方才上任几天,便沾了璟王殿下的光去这般远的地方么?”
许寒枝听见她张嘴便心烦,回回都是愿安沾了别人的福气,怎么不见愿安哪天沾了她的福气呢?无奈老夫人还在跟前,她即便心有不满,也总不能当着长辈的面讲出来,便只能私下扯了扯江永望的衣袖。
“咳咳二婶怕是有所不知,璟王平日不喜过问朝上政务,陛下向来请不动他,这次出使西域——怕不是瞧在小女的面上才肯去的。”
眼见事实不同自己预想得那般,陈茵茵又气的咬紧牙关。
“罢了罢了,都少说几句,早日替愿明谋个官职才是要紧事。”老夫人听这些人唠叨便觉头痛,拄着鸠杖就转身进了府。
许寒枝心中气不打一处来,老夫人日日记挂着她那不成器的孙子,越是记挂,越是没用,日日当太子一般捧在手心,以后离了她们还不是只能摔死。
江永望知道她心中有气,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后背,他贵为京川知府,虽从不行贪官污吏的手段,但区区为家中亲侄寻个足以安身的职务又有何难,说到底,还是看他想不想罢了。
老太太常年对他冷眼相待,还不是因为江愿明日日闲在家中不受他待见的缘故。母子二人心知肚明对方想的是什么,偏偏都不愿意给台阶让对方下罢了。他心中本以为老夫人亏欠自己的,总要补偿到两个孙女身上,谁料只是变本加厉的剥削她们,就连愿安如今被封了官,老夫人都未曾来东院道一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