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了叶西,青曲叶家也不能出事,这是他当初给过对方的承诺。
因而安排的人手混进叶南组织联合的工匠队伍中,也算是他和那叶家三郎心照不宣的事情。于是自然的,那边的消息,宋峤不时会收到一些。
季彦无可无不可地应了一声。
宋峤却知道此人怕是比任何人都要迫不及待。
商家船行听起来不过是个民间商业组织,实则是季彦这些年一手打造出来的,甚至于以商家为首的造船基地,名义上归私人所有,背地里的主子一样是眼前之人。
同样是皇兄为掩人耳目“赶”出京都的,季彦却没有同他一样在军中发展,而是凭着手段,在船造上有了一席之地。
随着这些年海军力量在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当初的选择也越来越让人觉得明智起来。
这一点,就是宋峤也不得不承认,季彦此人的眼光的确毒辣。
叶西听了宋峤的话,顿时反应过来,三哥那边恐怕是成了,而宋峤早就知道了!
不爽地撅了一下嘴巴,叶西仰起头,斜睨着宋峤,眼神中明晃晃地写着,要他给个说法。
宋峤看也没看,揉了揉少年的脑袋,温声笑道:“若早早说了,哪还有今日接连的三份惊喜?”
三哥成功研制出玻璃算一个,当官算一个,哪来的第三个?
宋峤笑笑没回答,反而问旁边一脸辣眼睛的季彦:“商家何时出海?玻璃冶炼技术和指南针都给了你,出海难道不邀我们去看一看。”
季彦耸耸肩,原话还他:“五日后便启程,想要看就自己去。”
他也清楚叶四郎和宋峤两人今日能将玻璃冶炼的技术交给他,无非是沾了他和宋峤都是为皇上办事的份上。
否则以宋峤的为人,便是圣旨压在脑袋上,只要他不愿,一样可以抗旨不遵。
大头的利益都得了,他当然不会在乎对方的这点小要求。
叶西得知自己能去看商船出海,果然很惊喜,比升了官都高兴,“我们是要去景州?距离封州有多远?什么时候出发?”
不怪他这样高兴,末世里一天天到处跑,虽然疲于奔命,但也把叶西的心养野了,来到这个世界后,封州就已经是他来过的最远的地方了,整天一个地方不干什么事,就觉得憋得慌。
还好皇帝给的圣旨上,写的是叫他随傅王进京述职时一同前往京都任职。
至于傅王何时进京,对方倒没说,叶西自动理解为看宋峤自己的意愿。
古代的地方官,因为路途遥远、舟车不便,没什么大事基本上是不会被要求进京述职的,多少年不进京一次也不是稀罕事。
反正皇帝那意思,就是不好意思白要他东西,所以给他个官,好交换玻璃冶炼的方法呗。他自己原本也是这样打算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该封官给献上望远镜的大哥才是,现在却成了他了。
想不明白,叶西也就不想了,总之是他们叶家有个当官的了。
如宋峤所料,确定他们手里没有配方,季彦待了一会儿,很快就离开了。
第二天叶西就收到了来自商家的请帖。
邀请他乘坐商家的船队去往景州。
距离商家开船已经不早,叶西也不耽搁,当即就收拾了衣物及日用,上了商家的船。
从封州到景州,如果是坐船,需要从内河进入恒中海,再沿恒中海岸线一路向南,不过两三日,便可抵达港口景州。
每年的十一二月间,正是景州最热闹的时候,不论是官方海船,还是民间组织的船队,北面的各个沿海城镇都会汇聚到港口景州出海。
从市舶司处领了出海公凭,便可顺着这时的东南季风,从恒中海出发,一路顺风前往神秘而遥远的南域各国,期间休息补给,养护船只,停留买卖。
直到下一年的六七月份,采买到足够的货物后,船队才会在相反的季风天气下,再次顺风而归。
叶西等人乘坐的船只是很典型的一种沙船,船体用上好的冷衫木制成,坚固稳定,很能抗风浪,船舱中除了首尾两舱,和尾仓顺次下来的两个客舱,其余的都堆满了货物,想来都是商家在封州采办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