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43节(2 / 2)

智,明理,他们身为宗亲,纵然是不能袭爵的子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旧是高山,无法翻越,所以,书是必读的。”

朝臣们满意地颔首,是这样的,宗亲就是好好管束,不能让他们祸害百姓。

“所以,儿臣的想法是,五岁之前,在家里各自启蒙。

五岁到八岁,统一上课,文学基础,武学基础,琴棋书画等艺术基础,在这三年都学一学。

三年之后,根据擅长方向分班,文,武,才能,各择一而精学。

正好经业书院也快建成了,到时候,光是一个文,就够他们挑选的,不怕他们想学。

至有志之年,不再强制学习,是袭爵,是考取功名,还是做个文人墨客,亦或靠着余荫过完一生,都由他们自己选择。”

朝臣们表示这个好,元泰帝这个长辈自然觉得更好,太子可太孝顺体贴了,愿意额外花这么多钱培养宗室,学习好啊!学习了,出去才不丢脸!

诸王也觉得还不错,学多点东西总没坏处,只有楚王,不可置信地看着姜衡,这么紧的学习任务,五岁就开始让人卷,你忘啦你自己就逃课啦?

还到有志之年(15岁)后可以自己选择,你忘了你十三就跑出宫逃离学堂了吗?

姜衡自然察觉到了楚王那露骨的视线,眉梢一挑,“六哥,又苦不到你,你慌什么?”

元泰帝闻言瞬间眉头一皱,眼神一凛,刺向了楚王:怎么?有意见?

楚王:……

“没……没意见……”

他一个不事生产靠着父皇和九弟过日子的,敢有什么意见啊?

而且,九弟说得也不错,他都已经当爹的年纪了,这些新的宗亲教育新规出来,也管不到他头上,至于自家儿子,也是为了他们好不是?

元泰帝收回视线,继续看着他的好大儿,好大儿还在表演,“还有一点,无论以后宗亲们是否入仕,在少时学习的过程中,思政的教育必不可少,这是所有人都要学的。”

“思政?”

“对,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是宗亲,由天下百姓供奉着,不强求他们担责任,但至少要教会他们不能乱来。”

朝臣闻言,更是大力表示支持,这个想法可太好了,这些天潢贵胄要是捣起乱来,谁都不好做,太子能有心规劝宗亲,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殿下大善!”

当然,新规也不是嘴皮子一张,就能这么定下来的,基础的课程有哪些,怎么根据擅长方向分班,这些都是要细细研究的。

至于交给谁拿出细纲……

“此事,便交给宋祭酒,孟学士,与卫国公共同商定。”

祭酒宋明章,自然是代表文臣;孟家后人,翰林学士孟怀书,新一代儒家代表,此时在这儿,同样也是各传统学派,经业书院的代表;武勋集团代表李建勋,自然武将一方的态度。

三人一起拿出章程,这样的结果,对各方都好。

而皇子皇孙,甚至是太子的教育方案,就需要元泰帝和太子再开一次小会讨论后,再拿来说,哦不对,或许还要加一个冤种前太子。

“你们父子不觉得你们很过分吗?”

“二哥,你不能把你摘出去,你也是当儿子的。”姜衡义正言辞。

“呵呵,我觉得我是给你们当孙子的。”

安王忘记了,姜衡向来混不吝,只见姜衡认真思索了一番,“如果二哥能返老还童,我也不介意当二哥的爹,这样太孙也有了。”

元泰帝竟也被带偏了思路,顺着这离谱的想法想了下去,“还真不错,老二吃过一次教训,想来也不会再被朝臣牵着走,还有经验,稳定性确实比未知的太孙靠谱。”

“……”

“如果没事,我回去睡觉了。”

“青天白日,睡什么觉?晚上睡不着?不都让你戒酒了吗?”

废太子那几年成习惯了,哪儿能轻易戒得了?

安王没说出口,只转移话题道:“皇家要培养出能教学生的老师出来,我看小十一就不错,小十二……小十二就算了,让他跟着老四吧。”

安王的意思是,以往的皇子教师团队,先继续用着,总归太子至少还能活五十多年,他们也有五十多年的时间,来慢慢培养。

而年幼的宗室子弟,还尚且不知这一噩耗。

第42章 西域棉种

北辰殿里在开小会,散会的朝臣们呢?

工部主要官员去了户部,增产的良种啊,实打实的救命的良种啊,天下百姓都等着我们的海船呢,总之一句话,给钱!

兵部的也有人去了户部,良种在等着我们呢,海军的训练迫在眉睫,还是一句话,给钱!

国库的钱就那么多,户部还能凭空变出来不成?

要是谁来都给钱,那户部也干脆别要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