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第78节(1 / 4)

柳素琴很想给老妈鼓个掌,知道她去了深市多少会改变一些观念,但也没想到变得这么快,短短一年,就开始安利家里人去城里买房的好处了,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杠杠的。

可惜老妈这次的安利已经以失败告终,她再夸就有点火上浇油的意思了,柳素琴改口安慰道,“可能二哥他有自己的考量吧。”

“是啊,他说在镇上盖房就很好,既方便他跟着师傅出去接活,离咱们村也不远,还能偶尔回来照看一下菜地。而且家里孩子们以后去镇上念初中,就可以在他那吃住,少遭很多罪。”他们镇上中学的宿舍非常简陋,没有卫生间洗浴间,一年四季都只能用冷水擦身子,喝的也是自来水,学校食堂更是只提供蒸米饭,学生要自己带足能吃够一周的菜,在物资短缺的农村,家长们也只能准备些咸菜酱菜给他们带学校去,毕竟只有这个既能下饭又不怕坏。

乡下孩子再能吃苦,这种苦也委实太遭罪了些,所以但凡镇上有亲戚的人家,家长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去亲戚家借读,好歹能跟着吃口新鲜的饭菜。

钱菊香也是这么被老二说服的,家里其他孩子可能有进城上学的命,可她大孙子再过两年就要上初中了,大概率是等不到这种好事了,还不如指望老二早点在镇上盖房,大孙子上初中就住他二叔家,交点伙食费,每天吃好睡好,才有力气好好学习嘛。

再听闺女提起老二还能自己定材料、联系熟人干活,那就是意外之喜了,钱菊香脸上满是欢喜,“看来老二不是一拍脑门决定的,这些事他自己肯定考虑过的,那我也不用替他们瞎操心了。”

柳素琴忍不住脱口而出,“您还是操点心吧。”

“你二哥是个有成算的,从他年轻时拜师学手艺,到结婚,再到现在盖房子,都只是通知我们一声,他自己安排得就挺好,那我还有什么好操心的?”

柳素琴还真想到一个老妈可以关心的地方,“位置定下了吗?没有的话,可以提醒二哥争取临街的位置,最好是在十字路口附近。”

她也想照抄上辈子的作业,可二哥家之所以变得有价值,是因为旁边新建了所学校,现在他提前了这么多年计划盖房,那学校半点没影儿,真让他们守着老位置反而不好,还不如换成十字路口那边,等修了柏油马路和农贸市场,路口那个区域就是镇上的“商业中心”了,水果店、小饭店、小超市,总之二嫂在家随便做点小生意都够养家糊口了,何必惦记学生口袋里那三瓜俩枣的。

这就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钱菊香还没反应过来,“为啥啊,住在街边不是很吵闹吗?”

柳素琴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觉得我家那栋临街的铺子吵闹吗?”

“不吵啊,女婿在一楼做生意,我巴不得那条街再热闹一点……”钱菊香说到这里,一拍大腿反应过来,“你是说老二把房子盖在街边,他们以后也能自己做点小生意?”

钱菊香这一年在外面真不是白混的,尤其自家女婿就是做生意的,她听得多了,柳素琴稍微一提醒,她立刻琢磨起来,“不错不错,你二哥住镇上,其实也就方便他接活,以及家里孩子们上学,你二嫂可就彻底没啥事能做了,在家弄个小卖部就很好,不用进太多货,就卖点小孩子喜欢的零食果冻,家里常用的酱醋卫生纸这些,这样投入不大,生意再差也足够一家子的开销了,毕竟又不需要交水电房租的。”

柳素琴心里很服气,她俩不愧是亲母女,最先惦记的都是小孩子兜里那点零花钱。

内心吐槽的同时还不忘给钱菊香同志竖起大拇指,大夸特夸她的商业眼光。

“我哪有什么眼光,就是在你们身边看着,有样学样罢了。”钱菊香明明被哄得心花怒放,还要努力压着嘴角谦虚道,“我这两天就抽空跟老二好好聊聊,也会好好说一说,你这当妹妹的对他们的关心。”

“不用,我也没做什么,只要他们都过得好就行了。”柳素琴不想再客套下去,说着便话锋一转,“对了妈,你光想着让二哥去城里买房,就没考虑下自己?”

“我都一把年纪了,要什么房子?不过你弟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前提是要他自己肯上进赚钱才行,城里房子又不是大白菜,我跟你爸爸能帮衬的有限……”就算他们老两口真有这个本事给老四在城里买房,也不能这样干,买房的大头必须老四自己出,否则家里要闹得鸡犬不宁了。

“那你们跟柳平好好聊聊,多讲讲道理,他还是能听进去的。”柳素琴不管这些,只一个劲的灌鸡汤,“我也是刚才想起来的,二哥在镇上盖房子,以后孩子们到镇上读书就有个去处了,那要是城里有房子,他们去城里上高中不是更方便?说不定能因此考上更好的大学呢。”

钱菊香眼底的光彻底被点亮,猛猛点头,“有道理,哎呀,这么简单的东西,我怎么没想到!”

就这样,柳素琴回娘家拜年,吃了瓜,又顺手画了一张又大又圆的饼,完了自己拍拍屁股回婆家,钱菊香却差点被她的大饼噎得消化不良,之后几天,轮流拉着几个儿子开大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