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阿娘碰到那一次,她便时不时去铺子里暗访,宝珠心里觉得好笑。连阿爹这几日也将她看得死紧,她有心想找裴砚清问一句,奈何爹娘这样子,怕叫他们更担心,也不好去找他。
这般想着隔壁倒是开始搬家了,原先来时没什么行李家当,现在搬走也没什么行李家当,家里人口不多,新宅里修缮了一番,裴砚清是支一张板就能睡觉的人,宅院里添置的东西倒不多,只祖母住的屋子好生收拾过。
倒是上回他暗暗问过宝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听她喜欢桂树,只因为味道香也能做点心,他听过便去苗圃挑几株长成的桂,等今年开春暖和了便叫人移过来,秋日里正好能开花呢。除了桂树,又打了一副秋千架,上回无意听宝珠说在姑苏家里也有秋千架,小时候常因荡秋千一事与宝瑢掐架,其余的等往后再慢慢添置。
裴家一般走,隔壁院里便空了,徐娘子忙着叫人拆院子中间的隔挡,才修这隔挡时觉得家里又小又挤,等住的习惯了倒是没什么感觉,如今全拆干净以后忽然又觉得自家大了许多,现下待客也有地方了。
宝珠宝瑢还有大哥的房间没改,二哥的房间划到另一侧去了。
裴家住在隔壁对房屋也爱惜,若有要修缮的地方小裴大人自家就手修了,没什么要重新修整的地方。
想是怕她着急,裴砚清也不知如何寻到宝瑢,托她带了一封信回来。宝珠拆开信看是他字迹,字如其人笔锋凌厉,写到她名字时方才软下几分。
信中只说他与上回与她阿娘坦白了,往后必不会那般胆大与宝珠随意说笑有碍她名声,如今为官凶险,待他将这位置让出谋个小官来做,到时便上门提亲。
徐娘子原先也只是气他不规矩,听他一番剖白,怒气倒是淡了几分,又听他一番筹谋都是在为宝珠着想,那怒气更是消散的一干二净。
看过信宝珠才恍然,怪不得自上次与他谈过那一回以后,阿娘只当这事儿没发生过,依旧一切如常。
宝珠也只当一切如常,只是偶尔收到几封他托宝瑢捎回来的信件,信里倒没什么旁的内容,多是些一日三餐的闲话,宝珠有心回一封给他,只是信件目标太大,只得裁一小半纸,写了两句话,塞进荷包里头,叫宝瑢什么时候遇上了就给他。
等河面坚冰融化,汴京城春意盎然,宝珠才想到自上回叫宝瑢将那荷包给他过后,已有半月没收到信了。
宝珠心里难免担忧,猜他是有差事在身。
未免多想,宝珠干脆一心扑到食店里。蒋实也回来了,到了淡季店里生意自然没有先前好。
春日食店虽是淡季,但能做的菜食却越来越多,每日一早便有汴京城外郊外百姓,提篮进城卖菜,除了自家种的菜,更多的还是山野之上挖来的小菜,譬如荠菜香椿,春日里踏春赏景,士子清流都爱返璞归真,野菜做的吃食一时倒是颇为紧俏。
开春以后店里用柳绿桃红二色妆点,店里装扮一时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
食店顺势新上了春菜与花食。
春菜便是乡野小菜入馔做的吃食,花食便以春季鲜花或是干花入馔做的吃食。
即便这些新菜价儿高,但这等雅食吃罢满口留香更有雅意,虽现下甄家食店与国子监离得不算近,虽二哥如今已经入朝为官,但先前在国子监读书时的同窗依旧常来,一个二个自发地替甄家食店宣扬出去了。
去年的冷吃春盘,今年也继续卖,除了春盘,还有花盘,用各式鲜花做的酥饼糕点,因甄父常在大户人家做席面,倒是能与人说上话。
这春盘与花盘再经他一推销,这些大户人家赏春游园时常要遣人来买。
宝珠才在灶下忙碌,就看蒋实领了个人进来,
“这位嫂子见到门口招工的告示,说想来试试。”
店里想找个合适的北菜厨子一直没找到,有本事的都去酒楼或是大户人家了,轻易也不会离开,这等小食店好厨子都看不上,那些厨艺差些的宝珠又怕招来赶客,故而这事儿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宝珠看进来的妇人打扮干净清爽,头上包着蓝布头巾,便晓得是个细致干练的人。
第59章
宝珠只见这嫂子一眼便知道应当是个常下厨的,只是说起话来声音不大,怕宝珠不要她,作过一礼便开口道,
“我原是在大户人家做厨娘,老家原不在汴京,跟着原来的东家来的,今年雇工期满,原是想继续做,只是叫人排挤出来,毕竟是天子脚下,繁华热闹工钱也丰厚,正是想在此地找个活计,等赚些银钱好将儿女一起接来。”
“你原先是在哪一家?擅作哪些菜?”
“原先是在中书侍郎赵大人家里,寻常北菜都烧得,最擅烹鱼羊宴。”
这嫂子姓陈,宝珠问清名姓来历,见她话不多,便直接让她去灶间试试手艺。
原先看看她谨小慎微的模样,还当手艺只是尚可,没想到单看那刀工还有出菜的速度便晓得手底下有真章,先前来试手艺的,夸海口的许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