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6章(2 / 2)

一根线香染尽,晏回南、谢润连同他们带来的几名士兵纷纷感觉头格外眩晕、浑身无力。

在场除了谢韺和周闻亭,片刻间全部昏厥倒下。

谢韺强撑着的一口气,也在众人倒下后泄了下来,剧烈地咳嗽起来。周闻亭连忙上前扶住她,喂给她一粒药丸。

-

与此同时,昏睡了许久的谢韵醒来,床边守候着卢龄玉。

这间是晏回南的卧房,谢韵只来过一次。便是二人陪晏朗一同睡觉那日。

卢龄玉常年在宫中当值,睡眠浅已成习惯。谢韵稍稍一动,她边能感觉到。

“你终于醒了,你这晕倒,可吓坏我们了。此时晕倒可不是开玩笑的。”卢龄玉伸出手探谢韵额间的温度,“还好,不发热了。我命人送汤药来。”

卢龄玉亲自去盯人熬药,又命人进来扫洒消毒,正好今日天晴,下人打开窗棂一角通风。却不曾想将一个小木匣撞落在地,打开的盒子掉在谢韵床边。

谢韵没有偷看旁人东西的习惯,只是刚好这打开的盒子里是一册手札,扉页题“春序札记”

想来是晏朗的日记。

睡了许久,睡得人也昏昏沉沉,但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身心俱好。难得闲暇,看看儿子的日记也是一桩美事。

谢韵顺手便捡起了盒子。

只是拿开手札,下面还放着两张销金笺。

开头便是:素仰名门,久钦世德。谨凭媒妁,以通盟好。男,晏氏回南,年十二……恭闻谢府韵小姐,德容兼备,温良娴淑。愿接秦晋之好,永携伉俪之欢。谨以微物,纳采定盟。

因为并非正式婚书,所以并无父母之命,也无媒妁之言。只在结尾草草落款晏回南谢韵。

便是当初在江南时,两人的儿时玩笑之举。

但是在这张销金笺之下,还有一张空白的。按礼这一张该是女方家回复的文书。

两张文书合在一起,才是一份完整的婚书。

但是,当初的一个玩笑话,晏回南竟然留到现在,甚至随身携带。

晏回南……你呀……

第100章 春归处(5)

销金笺的边角起了皱,金粉所书文字也被反复摩挲至色淡。

谢韵的手也忍不住在两人的署名上轻轻摩挲,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言却澎湃激烈的情感,而后整个人都变得熨贴,像是来到一片令她身心都格外愉悦的开阔之地,凉风、暖阳、花香,一切一切美好的记忆都在此刻纷至沓来。

将销金笺妥帖地放回木匣子之中,谢韵翻开朗儿的日记,扉页的右下角被朗儿画了只可爱的小乌龟。

其中一篇为:

【盛明三年仲春既望晴光满窗

晨赴书斋,先生授《诗周南桃夭》。其辞灼灼,如见芳华,余深慕之。

归询于父,父抚卷曰:“汝母平生亦最爱此篇。”言罢目色温然,复道:“伊昔年风致,恰似初春第一枝夭桃。”

午膳后习射于庭。父亲授弓法,未及半刻,指节肿起泛红,遂退而敷药。司文继教之。余心恻然,问其故,司文低语:“此旧年沉疴。”闻之胸中滞涩。

暮随父入宫筵宴。玉脍金齑列案,尤爱江南蟹面,其膏腴甘美,齿颊留香竟夜。

是日注:

父手伤事当谨记,每值阴雨輒发,来日觅良药

蟹面味佳,可命庖人试仿】

朗儿待事认真,日记中不仅有文字,还配上了手所绘制的图画。例如桃花,便画桃枝于侧;蟹面,他便依样画了碗面与螃蟹。在来日觅良药的旁边,后还用朱笔批注,增加了父亲敷药的周期。

寥寥数语,谢韵似是也窥见了曾经朗儿小小身影逐渐长大的样子。

往后接着读,还有许多日常琐事,令朗儿开心的、难过的、恐惧的都有,被人关心的朗儿,被人欺负的朗儿……

从京城到漠北,再到江南,足迹遍布各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