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了,我想等五十五年的选秀再说。”
“也好。”胤禛若有所思,“介时局势也该明朗了。”
这事就此定下,两人转头忙碌别的。
康熙月前带着人出巡,京城此时平静不少,也给了胤禛熟悉的时间,期间胤祥和胤俄也来过两次,没待多久又匆匆离开。
腊月二十七,康熙的銮驾缓缓归京,前朝后宫才放松心弦,有心情过年。
五十二年的正月与往年并无什么区别,齐布琛坐在宁寿宫,心里却惦记着胤禛和儿子,尤其是几个孩子,这些半大小子们,从六七岁起,就凑在一起学他们阿玛拼酒了。
“四嫂,四嫂?太后问你话呢。”
“嗯?”齐布琛恍然回神,发现一屋子的人都在看她,连忙起身向太后请罪,“孙媳失礼,请太后恕罪。”
太后面上还是一片慈和:“无妨。”
十福晋解围道:“四嫂,太后问你可给弘晖相看好福晋了?”
齐布琛看了一眼坐在她上手的三福晋,知道这话题大概是从她这里来的。
屈膝行礼,齐布琛笑道:“多谢太后关怀,我们爷觉得弘晖如今学业未成,不宜分心,想过两三年再说。”
太后神情分毫未变:“也好。”
三福晋笑道:“四弟未免也太严了些,弘晖今年都十五了,再等两三年,可得耽搁了。”
什么十五,明明才十三,齐布琛心里唾弃着,面上笑眯眯地样子:“三嫂多虑了,咱们家的孩子,难道还能娶不上福晋不成?”
三福晋扯扯嘴角:“我就是这么一说。”
无独有偶,胤禛在敬酒时也面临了康熙的问询。
“谢皇阿玛关怀,只是弘晖如今学业未成,儿子想着还是等他有所成再说。”
康熙颔首,没有对此发表意见。
胤禛退下后,胤祉挑眉道:“四弟这可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想当初,你娶福晋的时候,不也是弘晖这个年纪么。况且,咱们家的孩子,又不需考科举,四弟怎地还学文人家不立业不成家的规矩呢。”
胤禛面无波澜地回道:“三哥想多了,我只是希望弘晖日后能守住家业罢了。”
“呵呵,四弟可真是慈父心肠。”胤祉含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对胤禛举杯。
第189章 年遐龄上门
五十二年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大概就是万寿节了。
康熙今年六十整寿。
便是在未来,六十岁也是大龄,更何况现在,已经能算是长寿老人了。
所以,打一开年起,就陆续有外放官员上折祝寿,各藩国的祝寿使臣也带着贺礼也陆续抵京。
外人们都这么积极,康熙的儿子们当然不能被比下去。
更何况,废太子以后,康熙的种种行为无不昭示着他有多看重“孝心”。
寿礼什么的都不必说了,各家不知道散了多少人出去,为的就是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献上去。
除此之外,各个皇子还在准备充足后,纷纷上折,邀请康熙莅临他们的园子,提前为康熙祝寿。
私人性质的。
胤禛也没例外,虽然他无心去争夺什么,但也不想当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之人,很多时候,随大流才是聪明的做法。
本意只是凑个数,谁知,九个儿子上折,康熙偏偏只批复了胤祉和胤禛的。
接到旨意当天,胤禛眉头紧皱,喃喃道:“皇阿玛这是想做什么?”
谁也不知道康熙想做什么,出了正月,康熙忽然下了一道旨意,命八贝勒胤禩负责今岁的万寿节。
二月二十六日,孝懿皇后忌辰当日,康熙驾临圆明园,胤禛带着齐布琛和儿子为老爷子提前贺寿。
这个日子一过,朝野登时议论纷纷。
三月十八日,万寿节当日早晨,康熙莅临熙春园,胤祉打头,带着年满十六岁的诸位皇子跪迎,全员身着彩衣献舞祝寿。
后,康熙回宫,接受王公大臣祝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