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八十年代胡同里
作者:东边月亮圆
文案:
【一】
哥哥罗鸿的发小里,罗雁最不喜欢的就是周维方。
很巧,周维方也不喜欢她。
【二】
周维方的表白信是一封检讨书,内容如下:罗雁,你好。从前是我鼠目寸光、目光短浅、有眼无珠,没有发现你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大方、最可爱的姑娘。现在我知道了,可以求你和我交朋友吗?
【三】
八十年代的巨大变迁,把周维方的胆大妄为美化成独具慧眼,他的缺点通通变成优点,罗雁不能免俗地对他改观。
【四】
1女主读大学,男主经商,学历差距大
2日常向的年代文,琐碎、慢热,事业线不太多,没有金手指,不是大爽文类型
3女主第一个喜欢的人不是男主,剩下的不剧透了
4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小心思,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瑕
5设定不一定都参考现实,根据故事发展会稍作调整,但一定不会太离谱
内容标签: 欢喜冤家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主角:罗雁 周维方
配角:罗鸿
一句话简介:有一个幸福小女孩
立意:知错就改
第1章
1979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也是英语成绩的10会被计入总分的第一年。
元旦早上的头条一登,京市二条胡同的新华书店门口就大排长龙。
难得放一天假,罗雁起得比平常稍晚些,看到报纸的时候还是太迟,只能手里捧着语文书,坠在队伍的最后面慢慢往前挪。
等排到她的时候,售货员率先开口:“只剩《英语代名词用法》,要吗?”
前两年英语只作为高校录取参考,罗雁压根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会也不管是黑猫白猫,把书夹在胳肢窝下,搓搓冻僵的手:“要,多少钱?”
售货员:“四毛六。”
现在满城的待业青年,衍生不少治安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小偷小摸多。
罗雁掏钱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比贼还像贼,拿到找零赶紧揣好,抱着两本书走到自行车跟前放进车筐,把围巾拉到能盖住鼻子,风风火火地骑回家。
刘银凤正好有事要出门,还走到胡同口,远远看见女儿,再眨个眼,孩子已经到跟前。
她道:“你慢点,当心摔了。”
罗雁猛地捏住刹车:“妈,您上哪?我捎您。”
生锈的零件发出刺耳的声音,刘银凤脑袋下意识往后仰:“不用不用。书买到没有?”
罗雁:“有。”
刘银凤:“那你回去读书吧,桌上有脆麻花,边吃边看啊。”
罗雁嗯一声,到家的时候把后半句话给忘了,跟她爸打个招呼就回房间看书。
罗新民今天也放假,把手边的收音机关上,嗑到一半的瓜子收起来,蹑手蹑脚地出门去看胡同里的老伙伴们下棋。
一直到吃午饭的点,他才来敲女儿的门:“雁子,吃饭了。”
罗雁应一声,拿着书出去边吃边看。
刘银凤罗新民夫妻俩已经习惯女儿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这件事,没有出声打扰,连咀嚼的动作都放到最轻。
父母本来就是话不多的人,但罗雁不知怎么觉得太安静,仰起脸左看右看,恍然大悟:“我哥不回来吃饭吗?”
刘银凤:“你忘了,今天建国结婚。”
跟学习无关的事情罗雁通通左耳进右耳出,哦一声没再接话,忽然眼睛有点不舒服,用手背搓了搓。
罗新民见状:“是不是读得眼睛疼?身体要紧,晚上还是早点睡,我看你屋里的灯都亮到十二点。”
罗雁:“我们班好些人都学到两三点,我算睡得早的了。”
这么熬哪能行,刘银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有半年才考试。”
罗雁不喜欢让父母为自己操心,顺着说:“知道啦,我晚上早点睡。”
她说着早点,其实晚上还是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
每当这种时候,她都很庆幸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和京市去年人均不到四个平方的住房面积相比,罗家的居住空间还算宽敞。
因为罗新民早年在战场上立过功,左手没保住,左脚也不太方便,建国后组织上安排他在国棉八厂后勤处上班。
人安定下来,自然想有个家,他就用伤残抚恤金买下丰收胡同13号院的这三间东厢房。
搬进来的时候他手里头没余钱,只把左间房劈成不均匀的两部分,采光好的用来住人,靠里面的作为厨房,中间则是客厅和餐厅,右间是主卧室。
这个格局到结婚有孩子都没变过,一直到77年,插队六年之久的罗鸿回城。
兄妹俩都是大孩子,再睡上下铺显然不合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