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秋老爷子这时候也苦笑道:
“我放家里的古玩字画都失踪了,也幸亏那些人没眼力劲,以为书本值不了多少钱,又死沉死沉的,所以全给扔在那儿没带走。”
萧老爷子突然惊醒:
“我看小林同志说得肯定没错了,别说什么五年后六年后,就算是去年,咱们这些医书也差点没保住。我家也是,值钱的都没了,不值钱的医书没要,所以我才走哪带哪,就怕回去找不着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突然大惊失色,原来危险已经降临,只是侥幸躲过一劫。
只有林三七才知道,现在仅仅只是开胃菜,值钱的拿走,不值钱的给你留着,大家还讲文明树新风。
等再过几年,管你值钱不值钱,通通……咳咳……骨头渣子都不给你留下。
蒋老爷子更急了:“小林同志,你快说你有什么办法呀,磨磨蹭蹭跟个老太婆似的。”
林三七心想任老爷子真是神助攻呀。
“这第一条路呢,就是诸位把医书都捐给国家图书馆,一般进了国家图书馆的书是不会遗失,也不会被人故意损坏。千万不要捐给大学,这个要切记。
但这条路呢有一个风险,那就是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识不识货,万一他们同样认为这些医书没啥用,随便给你们堆在仓库里,那就是明珠蒙尘,难见天日了。
再看看你们这些医书,有些纸张都很脆弱了,万一保管不好,可能几年十几年后,这些书就彻底毁了,所以捐不捐,看你们的意思。”
蒋老爷子骂骂咧咧:“捐他a个头,咱们捐得还不够多?我就差捐老婆了,说说第二条。”
“这第二条路呢,就是看你们信不信任我,如果信任我,我会找个绝密的地方保存这些医书,不被人找到。将来你们的后代想要找回这些医书,我可以用人格保证,绝对原封不动还回去。”
韩老爷子老狐狸了,突然起了疑心:
“小林,那你图啥?你也不要怪我老头子多心,凡事无利不起早,你没好处,你有必要冒着风险保管这些医书吗?”
众多老头同时看向林三七,眼神中有疑惑,也有考究。
林三七笑了笑,知道跟这群老狐狸唱高调是没用的,他们可不信世上有免费的午餐。
“我这样做,一来的确是出于公心,不想这么多国宝级医书可能被销毁,如果不出意外,你们12位老先生应该是中医史上最后一代大师了。
说句您几位不爱听的话,如果你们12位老爷子故去后,恐怕我们的中医传承会有一个断代,后继无人。像潘晔这批大学生批量生产,真正能学到中医精髓吗?
等再过几十年,我们的社会步入正轨了,出来的中医大师,可能就叫什么张吾本、刘洪斌、王林、胡万林之类,你们信不信,后世的所谓中医大师其实就是骗子集团。
所以为了让真中医不断代,或者断代了以后还能有人继承你们的衣钵,你们除了保护好秘方和核心医术外,就是要让这些医书能完完整整流传下去。
这第二嘛,说到我个人有没有好处?我当然是想学中医的,咳咳,如果诸位的医书让我保管着,有时间我也可以翻阅一下,增长见识不是……”
蒋老爷子挠了挠头,对其他老头说道:
“小林同志的话可信,咱们的书都摊在屋里,甚至有不少医书装在箱子里堆不起,都堆到小林屋里去了,别人看不到,他要看随时都可以翻阅。
似乎他就开始搬家那几天番了几页,后来从来没拿起书本过,显然是个对中医兴趣不大的主儿,他应该不是想偷师学医,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韩老爷子还是有点怀疑:“万一他把咱们的医书都交给他父亲和两个哥哥呢?”
施老爷子这时候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
“林苦参大夫不是那样的人,他是个恪守本份的人,从来不会去探秘别家的秘密。再说了,他家的岭南派医术风格跟我们的风格完全两样,完全没有必要重新学习我们的技术。”
中医其实也分专科的。
像林苦参是伤寒病专科,曹颖甫是肺病专科、陆渊雷是脾胃病专科、陈无咎是儿科、韩帮绪是针灸专科。
虽然医理是通的,一般其他科的疾病也能治,但绝对没有自己的本专科来得更专业。
如果林苦参拿到这些老国宝们的医书,他想转专业,放弃自己拿手的伤寒病去学别的专科,想学精没有十几二十年是做不到的。
所以成名已久的老中医,尤其是全国名中医,是不可能转科的。
一个是没必要,同样是名中医,我怎么可能去偷偷摸摸当小三?
第二个转学科那就是欺师灭祖,要被同行看不起,会被排挤的。
当然中医也有全科,像施今墨和萧龙友两位老爷子就是全科,啥都会看,但这样的名中医少之又少,所以他们才能称之为“北平四大名医”。
众人的心思各异,百姓百姓,百条心嘛。
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