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o3节(1 / 3)

“刚刚我们洛阳铲初步的勘探结果,这个兵马俑坑范围估计有2万平方米左右,规模非常庞大。

我已经电话向省里紧急汇报了这事,但是省里的资金压力很大,恐怕短时间内不会大规划挖掘了。”

林三七心想,这一届省领导还是短视啊。

秦兵马俑的发现,这是可以成为一张西安名片的,到时完全可以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来参观旅游的人。

等到改开之后,凭着这张金名片还能到处拉投资,这可都是钱啊。

当然林三七也没怪当地政府,没有钱,这是全国上上下下共同的困难。

连历代帝王陵墓都荒废在那里没人打理,估计是文物和古建筑实太多了,已经保护不过来了,也就不保护了。

“刘局长,你预计一下,你们挖掘工作,再加上后面要修一个博物馆,大概需要多少钱?”

刘局长想了一下,不确定说道:

“考古工作非常繁琐,可能一挖就是好多年,急不得,也快不得。再加上还要新建一个博物馆,无论如何投资都不可能少于一千万,我们省里实在拿不出来。”

一千万人民币,对此时的西安当地政府来说是一笔巨款。

但对手握几亿美元的宝安县来说,也只是一个不数目而已。

林三七想了一下,下定了决心道:

“这样,刘局长,这一千万人民币我们宝安县出了。”

刘局长和袁队长等人都是一愣,以为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现幻听了?

林三七没管这几个考古工作者惊讶的表情,这种表情他看得太多了,已经麻木了:

“不过我有两个要求,一个是秦兵马俑博物馆建立后,永久对宝安县老百姓免费开放,不收门票钱,也不用预约,到了就能进。”

刘局长脑门上一堆问号,心想这年头的博物馆门票几分钱,几乎没人参观,为什么还要预约?

林三七突然咽了咽口水,这才勇敢继续忽悠道:

“第二个要求,兵马俑挖出来以后,送我两个。咳咳,这些要求,你们答应,我就投资。”

林三七要兵马俑是以后有机会拿出去吹牛的,这可是国宝啊,真正举世皆知的宝贝,说出去多有面子?

当然不是拿到家里去做装饰的。

死人冥器作为家里的装饰品,这得多大的勇气?

刘局长已经懵逼了,脑子完全转不过弯来,喃喃着不知道怎么回答。

袁队长看到老领导不回答,他也不服上下有别,激动地喊道:

“答应,我们全答应,不要说给送您两个兵马俑,多来几个也没问题!”

林三七心想,就凭你这句话,再过几十年,你袁仲一就有可能被网暴成败家子了。

第836章 救救额滴小儿子

林三七指出了秦兵马俑所在,必定会载入史册。

将来史书上记载,第一位发现秦兵马俑者,是军伟卫生部副部长、弗山专区常务副专员、宝安县书纪、首都传染病医院院长林三七同志。

当后人看到这么一长串风马牛不相及的职务,再想到一个外乡人居然发现这个世界奇迹,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笑死一大片游客。

想到这里,心情大好的林百亿恶趣味就忍不住了,看向了一旁的杨村长:

“杨村长,你们村是不是有一个叫杨志发的农民同志?”

杨村长有些奇怪,但还是连连点头:

“有,杨志发是我三弟,他就在……”

杨村长环顾了一圈围着瞧热闹的人群,然后手点向了一个方向:

“那边穿着白短褂子的就是杨志发。”

如果现在是玄幻,就可以看到杨志发头上本来如日中天的红色气动已经慢慢消失了,好运彻底不见了。

本来按正常的历史,是1974年那会儿,陕省大旱,西杨村组织村民一块儿挖井,想以此来对付这旱情。

然后以杨志发为首的三个庄稼汉被分到了一块儿,找了个地儿琢磨着挖口井。

至于能不能冒出水来,那就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毕竟不是林三七的昌平农场,那时候啥高科技探水设备都没有,只能瞎打。

当时杨志发就随意在地上随便划拉了个圈,跟另外两个同伴说:咱就在这块地儿挖挖看,说不定能挖到水呢。

当时村民还好奇地问为啥选这里?

杨志发解释说,原先这儿有棵柿子树,长得特别茂盛,叶子又多又密,看起来就好像地底下有充足的水源似的。

三个人立马动手,拿起铲子就往下掘土。

挖了大概四五米深的地方,杨志发感觉镐头像是被啥东西顶了一下,他鼓起勇气,跳进坑里,伸手扒拉掉上面的黄土。

结果摸到个泥疙瘩,看起来就像个人脑袋的样子。

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第一次被发现。

但明明是3个农民共同发现的,为什么史书上偏偏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