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认定的废物。
韦后和安乐公主这母女俩,有着李显的极度偏爱,还能在李显死后秘不发丧一日,以令韦氏家族掌控禁军。
结果十九日后就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诛杀。
先机占尽,结果惨败。
这不叫废物叫什么?
至于为什么说李显想立安乐公主为皇储,则是出自上官婉儿的墓志铭:
“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
上官婉儿冒死四谏来阻止李显立安乐为储,第四次“饮鸩而死,几至颠坠”。
饮毒后差点死了,是李显怜惜她的才能与坚贞,让太医将她救了回来。
这就说明李显必然有立女儿为储君的念头,上官婉儿才会如此死谏。
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书写悼词“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显然,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的人,忠于李唐。
不过李隆基篡改历史,《旧唐书》的记载是上官婉儿劝韦后行武则天之举,还与武三思私通弄权。
【李治:李显!你不得……】
“陛下,应直接择定太平为皇帝!”
武照却是想到李显的数次沉默,果断谏言道。
李治早就习惯采纳她的谏言。
【李治:李显无能,当以太平为帝!】
太平公主大喜:
“先帝诏令、以吾为帝!万骑军,为朕诛逆!”
羽林军为禁军主力,本为太宗时期的百骑,后为阿娘扩至千骑,又被李显置万骑。
她此前没有阿耶诏令就敢站起来策反他们,是因为她知道羽林的将领与李隆基暗中结交,而羽林军的士卒们出身多为六郡良家子。
太平公主就是在赌他们更忠于太宗与高宗,而不是登基未满四年、纵容妻女跋扈虐下的李显!
李隆基看着万骑士卒皆应姑母之言,心绪极为复杂。
他暗中与羽林军中上层将领结交,但只要李显还活着,他就很难鼓动羽林军弑君。
如今姑母得皇祖父诏令,得位极正。
又不像李显三人那般无能,不可能给他登基的机会。
他甚至不认为姑母会放过他。
………
秦念看着李治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话,很快就猜到原因。
李治的扮演者真是个天才!
这是在扮演被武则天劝说后改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