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权谋帝王心 第26节(1 / 3)

他顿了顿,看着卫铮肩头的湿痕,下意识地又取出一块干净的白帕,“雨势不小,卫大人擦一擦吧,莫要也着了凉。”

卫铮看着递到眼前的瓷瓶和白帕,身体僵硬了一下,喉结滚动,却没有立刻去接。

苏墨的手停在半空,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尴尬。

他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或许逾越了,正想收回,却见卫铮猛地伸出手,几乎是抢一般接过了瓷瓶和白帕,指尖不可避免地擦过苏墨的指尖。

两人都像被烫到一般,迅速缩回手。

“多谢苏太医。”卫铮的声音更哑了,将白帕胡乱塞进怀里,瓷瓶紧紧攥在手心,抱拳行了一礼,转身几乎是仓皇地大步离开,连告辞都显得有些狼狈。

苏墨看着他那迅速消失在雨中的背影,怔怔地站了一会儿,才缓缓收回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一瞬间粗糙而冰冷的触感。

他轻轻摇了摇头,唇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

卫铮赶回原地,将瓷瓶交给楚玉衡,脸色似乎比刚才更冷硬了几分,耳根处却有一抹极淡的、未散去的红晕,只是隐藏在夜色和雨水中,无人得见。

楚玉衡接过还带着卫铮体温的瓷瓶,心中了然,却不点破,只温声道:“有劳卫大人了。”

另一日,楚玉衡去太医署取药膏,故意让卫铮在外等候。

与苏墨交谈时,他状似无意地提起:“北境苦寒,世子旧伤时常复发,幸得有卫大人这般细心之人时常提醒催促用药,方能好些。只是卫大人自己似乎从不把这些小伤小痛放在心上,前几日我见他手背又有新伤,怕是训练时所致,问他也不说……”

苏墨研磨药材的动作微微一顿,垂眸道:“卫大人尽职尽责,令人敬佩。”

然而,在楚玉衡告辞离开时,苏墨却叫住了他,递过来一个眼熟的小白瓷瓶:“楚公子,这是新配的金疮药,效用比之前的更好些……若……若有人需要,可拿去一试。”

楚玉衡心中暗笑,接过药瓶:“多谢苏太医,想必……会有人需要的。”

他将药瓶带回馆驿,并未直接给卫铮,而是放在了自己书案的显眼处。

果然,卫铮进来汇报事务时,目光立刻被那眼熟的小药瓶吸引,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楚玉衡假装没看见,随口道:“方才去太医署,苏太医又新配了金疮药,说是效用极好。我瞧着和之前的瓶子差不多,卫大人若是需要,只管拿去用便是,放在我这里也是白搁着。”

卫铮沉默了片刻,才硬邦邦地道:“属下……皮糙肉厚,不必浪费此等好药。”

“哦?”楚玉衡抬眼看他,语气平淡,“苏太医一片仁心,特意研制了新方,总需有人试用反馈才好。卫大人既然时常受伤,便是最合适的人选。莫非是嫌弃苏太医的医术?”

“属下不敢!”卫铮立刻否认,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上前,极其郑重地拿起那个小瓷瓶,如同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紧紧握在手心,“……谢公子,谢……苏太医。”

看着卫铮那副小心翼翼又强作镇定的模样,楚玉衡心中又是好笑又是叹息。

这两人,一个将关切藏在冷硬之下,一个将心意融于药材之中,明明彼此有意,却偏偏隔着一层无法捅破的窗户纸,别扭又克制。

他能做的,也唯有在这细枝末节处,悄然为他们牵一根线,搭一座桥。

至于最终能否相通,终究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乱世之中,一点隐秘而温暖的情愫,如同寒夜里的微光,虽微弱,却足以慰藉彼此孤独前行的心灵。

只是不知,这缕微光,能否照亮他们前路的重重迷雾。

第37章 京华暗涌与朔州捷报

京城与朔州,相隔千里,却通过无形的丝线紧密相连,各自在波澜诡谲的局势中向前推进。

京城,东宫。

楚玉衡作为太子侍读,越发得到晟珏的信任。

他不仅与晟珏探讨经史,更在其有意无意的询问下,开始涉足一些实际的政务评议。

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总能从繁杂的文书和奏对中提炼出关键,给出中肯且往往切中要害的建议,令晟珏屡屡称奇,倚重日深。

然而,楚玉衡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恰当的距离。

他谨慎地收取着太子的赏赐,却从不主动索取;他高效地处理着交办的事务,却从不越界打听机密。

他像一潭深水,表面平静无波,水下却清晰映照着东宫乃至整个朝堂的动向。

他发现,这位新太子绝非表面那般温和宽厚。

晟珏手段老辣,提拔亲信,不动声色地排挤异己,对昔日依附晟玚的官员更是毫不手软。

同时,他极力拉拢中间派系,尤其是手握实权的军方将领,其中就包括了对萧彻既倚重又忌惮的复杂态度。

楚玉衡将这一切细细整理,通过加密渠道,源源不断送往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