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视频做的风生水起,微博上开始有了一些负面评论。
起初只是一两条零星的质疑:
“学生党做的护肤品能信?不就是小打小闹,哗众取宠。”
“成分表看着漂亮,谁知道实际添加多少?实验室条件能跟大厂比?”
“开始接广告了?果然最终还是向钱看了,取关了。”
“说是清华高材生,谁知道是什么草台班子假冒的。”
这些声音起初并未引起太大注意,毕竟在庞大的粉丝基数下,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
但渐渐地,类似的评论开始增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带有明显攻击性的言论,质疑她们的专业背景。
嘲讽她们是“纸上谈兵的学生妹”,“说她们伪造身份,根本不是什么高材生。”
更有甚者,开始捕风捉影地暗示她们的数据造假、与合作品牌有“特殊交易”。
“这些人怎么这样啊!”陈欣最先沉不住气,看着一条条刺眼的评论,气得眼圈都红了。
“我们辛辛苦苦做内容,认认真真做产品,筛选合作比谁都谨慎,凭什么这么说我们!”
孙薇相对冷静,但眉头也紧紧皱着:“树大招风,这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怎么应对。
“如果直接下场吵架,反而显得我们心虚,也拉低了我们一直营造的专业形象。”
赵琳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地扫过几条最具攻击性的评论。
“有一部分是纯粹的情绪发泄,但还有一部分……发言模式和内容高度相似,不排除是有组织的水军。
可能是我们拒绝了某些合作方,或者触动了谁的利益。”
苏晓一直沉默地看着,内心并非毫无波澜。
后世这种买水军黑人的行为很普遍,她们应该就是被人针对了。
“薇姐说得对,我们不能自乱阵脚,琳琳的分析也提醒了我们,背后可能不简单。”
她环视着三位伙伴,“那些质疑我们不是清华学生的,说我们是草台班子的,这种很好自证,我们就在视频内容里面对穿插一些校园生活的片段就行,也不用刻意去证实。”
“其他的先冷处理,我们先保证视频质量,最近多出一些实验室的视频,只要我们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这些就不攻自破。”
“行,就按你说的办!”另外三人认同的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的视频素材不再是寝室,实验室两点一线,她们拍了一些平时上课,去食堂,操场散步等视频素材。
就等着用最新一期的视频来打脸那些说她们假冒的黑子。
其实他们现在的视频下面也有认识她们的同学评论,证实她们确实是清华的学生,无奈黑子太能干,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苏晓这边经历了403实验室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舆论风波,苏建国和李春兰那边也遇到了一些事情。
因为上次和李虎聊到房子,夫妻俩最近研究房子研究的上头,卤味生意都有点顾不上了。
是要刮风下雨那必不会出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他们这个夜市是固定摊位,。
所以经常有人来买卤味就看见摊子空空,只留一张纸上面写着:“店主有事,休息一日。”
没想到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经营模式,非但没让生意变差,反而更加红火起来。
只要一出摊,那必是排队排的老长,准备的食材也是没一会就卖完了。
一次两次苏建国以为是巧合,每次都这样,苏建国就有点懵圈了。
结果一问才知道,她们家摊子在这片出名了。
第153章 总算踏实了
然而,生意太好,难免招人眼红。
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固定摊位,尤其是同样做熟食的几家。
见苏建国家三天两头不开张,生意反而比自己天天守着还好,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
一些风言风语和小动作也随之而来。
先是有人偷偷跟市场管理员嘀咕,说苏家卤味是不是加了什么不该加的东西,不然怎么味道那么“勾人”?
管理员碍于情面,还真来抽查过一次,结果自然是啥问题没有,苏建国用的都是真材实料。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旁边卖凉菜的王婶,仗着自己摊位位置固定,开始有意无意地把自家的杂物、菜筐往苏家摊位前挪,挤占他们出摊的空间。
苏建国一开始没在意,挪开就算了,可接连几次都这样,李春兰先忍不住了,一次王婶又把泔水桶放在他们摊位正前方,她直接上前理论:
“王姐,你这桶放这儿不合适吧?我们等下还要做生意呢!”
王婶眼皮一翻,阴阳怪气地说:“哎哟,李妹子,你们不是‘大忙人’嘛,十天半月不来一回,
这地儿空着也是空着,我放会儿怎么了?等你们真来了再挪呗!”
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