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徐文霞只当她是发烧把脑子烧坏了, 以为等几天就好了, 却不想等着等着, 没等来自家闺女想明白,倒等来了知青办送来的下乡名单。
名单上,谢婷婷的名字排在第一个, 听说还是自家闺女去居委会求了几次才求来的,下乡地点也是, 虽说在临县,却是最远最穷的村。
徐文霞气的半死,当场就想给自家闺女两巴掌, 但回头看到饿的七倒八歪的闺女,终还是没忍心下手。
下乡已成既定事实,谢婷婷又非指定要去那个村,徐文霞没办法,只能找关系尽可能给女儿打点。
关系疏通好,粮票也备足,她想过自家女儿去到那边日子会很苦,生活上会不习惯,也知道自家闺女会写信回来诉苦,会发电报回来抱怨,却从没想过有一天闺女会偷跑回来,还吓她一大跳。
徐文霞震惊看向全副武装的闺女,低声质问后又关心起她是怎么逃回来。
“我没逃,我就回来看看。”
谢婷婷言简意赅说明来意,没说怎么突然回来,也没说到底回来干嘛,徐文霞本还想细问,却被她用眼神制止,“妈,家里有吃的吗,我都快饿死了。”
她推着徐文霞往屋里走,正要开口问二哥在没在家,对面谢欣怡家的门突然就打开了。
谢欣欢一脸不舍挽着谢欣怡,身旁跟着一个明艳女孩,顾屿提着行李跟在后面,旁边是红着眼的谢母。
几人慢悠悠地从屋里走出来,刚好和正在推搡的徐文霞母女碰个正着,谢婷婷下意识想躲起来,可对面根本没给她那个机会。
谢欣欢第一个发现她,先是一阵惊呼,“快看,那是谢婷婷吗?”
然后拉过谢欣怡隔着一个院子从上到下把她看了个仔细,确定真是她后又发出疑问,“她不是下乡去了,怎么回来了?”
一连三问,问的谢欣怡直愣愣的看着她,问的明艳女孩满脸震惊,连带着站在他们身后一直目不斜视的顾屿也斜眼看了过来。
要不要这么背,她可是偷跑回来的,怎就和八辈子不回家的人撞到了一起。
谢婷婷恨不得立马原地消失,徐文霞也急的原地打转,偏这时谢欣怡还火上浇油,扯着脖子大声跟二人打招呼,“还真是堂姐回来了,堂姐什么时候回来的?村里知道吗?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
又是夺命三问,还生怕外人听不到般,声音大的跟打锣似的。
徐文霞被她气的牙痒痒,不想平日说话声音小的跟蚊子一样的人眼下竟如此大声的发出疑问,她愤恨看向对方。
然而谢欣怡却当她是空气,根本不理会她投来的白眼,只一脸无知的转头问自己妹妹,“堂姐他们去下乡的人是有探亲假的,对吧?”
看似在给突然回家的谢婷婷找借口,实则是在给对方挖坑。
要知道一旦下乡,不管你离家多近,都没有脱离组织回家的道理。
谢欣怡早在穿越过来的第一个月就把下乡规定熟读并背诵下来,自然清楚谢婷婷这次回家不合规定。
而谢婷婷作为下乡人员,肯定也清楚明白这一点。
心里明白,却还是冒险回家,谢欣怡实在不敢想象有人胆子会大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刚才听到徐文霞惊呼时还有些不可置信,愣是趴在窗前看了很久,直到再三确定来人就是谢婷婷后,她才拉着一群人出了门。
是故意的不假,明知故问也多少带了点个人情绪。
她逮着对方错处怼着人一阵问,一点不理会对方想要刀了自己的眼神,等谢欣欢配合点头,故作一脸懵的来一句“谁知道”后,又眨巴眨巴眼看向了正欲往屋里钻的母女俩。
“堂姐这次回来,村里是知道的吧?”
女孩顶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声音又软又甜的拉长最后一个‘吧’字,明摆着来者不善,可当那双黑不溜秋的星星眼看过来,还是把谢婷婷唬的忘了动作。
她一动不动站在原地,盯着谢欣怡没说话也没回答。
一旁徐文霞见状快速反应过来,看了眼死盯着他们看的一群人含糊说了句‘知道知道’后,勉强挤出笑脸尴尬一笑,然后推着傻愣在原地的闺女赶紧朝屋里走去。
怕再多待一会儿就会出大事般,徐文霞都没发现顾颖努力憋笑的脸,只顾着逃离现场,急的进门时还撞在了门头上。
“嘭”地一声闷响,一听就很疼。
谢欣怡忍不住摸了摸自己额头,看着对面一阵风逃跑的母女,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笑话看了,气也出了,她依依不舍的同谢母道别,临上车前还特意叮嘱小妹多“照顾”一下难得回家的堂姐。
谢欣欢秒懂,红着眼点头。
顾颖最不喜欢离别,道别后就直接上了车,生怕晚走一步就走不掉,只留给谢母她们一个故作潇洒的背影。
顾屿也没说她不礼貌,放下行李后就来到谢欣怡身边跟谢母道别,“妈,我们就先回去了。”
态度跟来时一样诚恳,而且这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