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他二婶就同样出身淮阳大户关家,又附带介绍了关家的情况。
阿玲那份上头又有各家仆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仆人也可以说是世代联姻的了,同在一个大宅门守望互助。
这可比一个公司的人事资料要来得复杂多了。
魏楹这一支是嫡支。
他的祖母早逝,祖父瘫痪在床不曾续弦。
不过身边还有三个女人的,分别是陈姨娘,林姨娘,柳姨娘。
魏楹的父亲和他二叔是一母同胞,过世的魏老夫人所出。
他二叔正是现任族长,还有几个庶出的叔叔和姑姑,庶出的叔叔依附二叔靠祖产过活。
几个姑姑远嫁,数年难得回一次家。
然后是魏楹这一代。
他是嫡长孙,如今长房还有个三弟是二叔过继给他爹后继香火的。
如果魏楹真的死了,那么长房的财产就由这个三弟继承。
然后二弟并几个堂妹仍在二房。
这几个堂弟、堂妹自然并不都是他二婶生的。
只二弟、三弟和二妹是,其他的是庶出。
沈寄抚额,好复杂!
另外几房叔叔、姑姑是庶出,倒是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
“姑娘,魏大人的亲戚真多。”阿玲小声道。
“可不是!我告诉你啊,如果魏大哥不回去,那份家产就归旁人了。所以,有人不欢迎他回去的。”
沈寄自然不可能把魏楹是要回去报仇的事讲出来,说个争家产阿玲也能够领悟。
第49章
“哦, 奴婢懂了。”阿玲点头道。
日后姑娘嫁给魏大人,就要和这些人打交道了,有所准备自然是好的。
她也得有所准备, 不然到了那边就孤立无援了。
“姑娘, 奴婢之前去找了被卖到何大户家的小姐妹打听怎么做好贴身丫鬟。现在看来光是会伺候人还是不够的。奴婢再寻机会多找点人打听。”
沈寄颔首,这个岗前培训不用她说阿玲走马上任前就自我培训了。
所以说, 和聪明人相处就是好。
“姑娘——”管孟在外头敲门。
阿玲起身去开门, “管孟哥, 有事儿么?”
“大人说请姑娘一起去山上赏桃花。”
对啊, 现在正是山上桃花盛放的日子。
而且, 庙里的斋菜沈寄也挺想的。
她不太会做素菜, 也想去学学。
魏楹之前给沈寄置办了一辆比较舒适的马车,又雇了个老成的车把式老赵头给她赶车。
他自己则是买了匹马,这会儿便跟车骑着。
沈寄原本以为他会让她住到魏晖府上去的。那样怎么也有个照应,比她一个单身女子租住在外头强些。
虽然有德叔、德婶, 但现在他们一心顾着摊子。
魏楹担心这中间出了什么差错也是有的。
所以她虽然不想寄人篱下, 但为了让一走两月的他放心,已是决定答应下来。
还让阿玲收拾好了行囊,准备主仆俩一起过去, 然后也让阿玲见识一下魏晖府上的仆人。
阿玲挺擅长交际的, 总是能从别人口中听到旁人听不到的消息, 好好培养是个人才。
不料下了马车上山的路上魏楹告诉沈寄, 他想让她这俩月住在山上的庙里, 问她会不会嫌闷。
“为、为什么啊?”沈寄愕然。
“你不是想尽快融入官太太的圈子么。我跟同僚、同年打听, 问到庙里住了位礼部侍郎夫人。这位夫人长年吃斋, 一年里倒有几个月是住在庙里做居士的。她当年是名动京城的才女,也曾是京城贵妇人圈子里很出风头的人物。”
“那怎么会住到庙里去?”这样的人不该是时尚教主一类的人物么。
“她的独子夭折了, 如今已不能生养。夫婿想把庶子过继到了她名下。而那庶子的生母很是有些手腕,在她因为独子过世伤心过度之际,成为了侍郎大人的解语花。她灰心失意之下,便信了佛做居士。嗯,这些都是去年的事。”
沈寄闻言一阵黯然。
曾经那么鲜活的人生,就这么灰暗了。
因为这年头夫与子便是女子的天,天塌了就了无生趣。
她不能重蹈覆辙,日后必须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魏楹被沈寄看着,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
“这,我也知道不是什么多合适的人选。可是我刚进官场实在是没有根基。这个人也是徐茂帮着问出来的。要不,就算了?”
沈寄摇头,“这个人再合适没有了。我只是担心,人家不肯教我而已。”
“这个,徐茂能搭上话,我想你应该也可以的。那位林夫人也不是一味的拒人千里之外的。回头徐茂也在,你问问他好了。这家半山寺在京城香火是非常好的。除了居士,平日里也有不少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