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楹一哂,“我还什么都没做呢,他也真是的。”
本来他和沈寄还商量,既然只是一个在窗外、一个在屋里对视了几眼,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
如果真的有情,过个三两年也不是不能成全。
却没想到这个欧大夫竟然这样就搬走了。
沈寄伸手抱住魏楹,“还是你比较靠得住。”
“咱们什么样的感情,在一起六年了都。你那我跟那种数面之缘的人比。我只是觉得可惜了欧大夫的好医术。本来还有意与他深交一番的,认识这么一个人挺有用处。”
“说不定就是你待人太好,他觉得对不住你。他应当是察觉到顾妈妈的防备了。”
为了此事,沈寄夸奖了采蓝同阿玲,也在路上就敲打过姹紫了。
她现在名义上还是魏楹的通房。
而且他们有言在先,只要好好的配合,将来绝不薄待她。
她在魏家老宅那样复杂的地方和一个陌生年轻男子隔窗对望,好在没被前院的三家人看了去。
不然,岂不是当众打魏楹的脸么,一点职业道德也没有。
当时姹紫哭得梨花带雨的忏悔,让沈寄看了都觉得美人带泪别有看头。
她也不过扣了她三个月月钱嘛,没打她也没骂她的。
这会儿便让人去知会了采蓝一声,让她告诉姹紫,欧大夫搬家了。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绣坊的最后筹备。
其实前期沈寄已经投入了几百两了:修葺屋子,供养绣娘,买布和针线。
不过她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这些算进成本让柳氏和魏大娘分摊的。
尤其绣娘一直都在给她和魏楹做衣服。
如今才二月间,可是去年铺子和庄子交来的三千两银子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还有十个月今年的帐和银子才会交过来。
只有宝月斋的银子才是每个月结算的。
但是赚几百两投入进货都不太够。
沈寄是希望能把这个生意做大的。
不得已便把压箱底的两千两银子拿了出来用。
两万两银子,一半变成了实物,买了现在住的宅子,置办了嫁妆和聘礼,这些都是不能变现的。
可另一半也花得太快了吧。
京城居,居不易啊!
沈寄半年前刚嫁过来的时候还觉得自己一下子跨入了有钱人的行列呢。
这会儿拢一拢手里,统共就只有三千来两白银了。
所以,虽然一月份查账,三家铺子一共赚了有八百两,可是还是觉得不够啊。
而且宝月斋跟书画铺子翰墨轩都是因为过年的关系所以狠赚了一笔。
宝月斋的口碑慢慢树了起来,不少人过年来买了不少东西送礼。
而翰墨轩中多亏当初二夫人聘的大掌柜购了不少名家字画,沈寄又在各位翰林那里拿到不少代售的墨宝,也是乘着过年的春风赚了一笔。
第112章
只有粮铺, 生意一直是那样。
但这个生意做了许多年了。
还在魏楹外公手里的时候就做起了,有不少老客人。
每月一百多两的利润还是有的。
而且新掌柜也设法派了人去各地想拓宽进货渠道。
这个真的是长久生意,所以沈寄打算一直保留下去。
就算利润不高, 但风险不大, 得有这样一家铺子才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