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六国余孽也蠢蠢欲动地想要搞点事情。
然并软,没多少人搭理。
如今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好好的,谁要跟你们造反啊?
天下人口三去其二。
这三个人里面有两个人得死,这死亡率未免也太高了。
不行!
不能打仗,天下不能大乱。
一时间,但凡敢冒头的六国余孽都被满心满眼过安生日子的黎庶打上了蛊惑他们去送死的标签,全给举报了。
各地牢狱人满为患。
当然,这些事情,人在泰山顶上的嬴政和知韫都还不知道,但两人显然也没心思封禅了,准备下山安定黎庶。
然而,天幕再次变化。
原本就有些卡的声音直接消失,就连画面也开始卡顿,再然后,天幕就布满了黑白雪花。
知韫:“……”
这是……没信号了?
难道这还真是未来的高科技?还发达到了能穿越时空的地步?
天幕黑了。
天幕又亮了。
率先传入众人耳中的,是一道清越而含笑的女声。
“天下哪有不死之人,不亡之国?唯华夏人民万岁耳。”
春枝暮 观影世界有新大秦、先秦、原大秦,新大秦的后世以弹幕形式出现
春枝暮 原大秦的剧情就在这一章粗略地讲一讲,主要是形成一个对比,番外内容还是以知知和政哥的父女情和事业线为主。
第902章 番外 太平令(2)
【天地间忽而响起了乐声。
也不知是什么乐器奏的,似乎是琴,听着却又有些不像。
只是这曲儿实在好听。
欢快而激昂。
听在耳中,脑海中竟不自觉地有鲜活的画面徐徐铺展开,那是袅袅升起的炊烟,是翻滚如浪的金色麦穗。
是心之所向的太平与丰收。
黑白雪花终于散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被黄土铺就的平整小径分割成四四方方的农田,一条条沟渠纵横其间,潺潺流水将其润泽得越发肥沃。
三三两两的农人手中拿着不曾见过的农具躬耕于田野之中,将它一点点染上希望的绿色。
绿色越来越浓,又变成金色。
璀璨的金色麦浪一望无垠,饱满的麦穗低垂,收割麦子的农人脸上的满足笑意,诉说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越过田野,是淡灰色的干道,瞧着就结实,纵然有人驾着摞着重物的驴车走过,也压不上车辙、扬不起尘土。
沿着干道继续走,便到了村落,一座座小院坐落在道路两侧,大多都是砖瓦建的,偶尔才能见几间黄泥修成的。
跟着一个归家的农人踏入小院,便见庭院里种着的一株桃树,只是如今并非花季果期,既见不到粉嫩的桃花,也吃不到甜美多汁的桃子。
女主人从屋里出来,与农人笑着说了几句,又匆匆忙忙地去了庭院的角落,那里养着几只母鸡,她摸了两颗鸡蛋,又随手在屋前采了颗葵菜,带着笑回了屋里,在煤炉上架着的小锅里煮了锅热腾腾的葵菜鸡蛋汤。
“人之初,性本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两个六七岁的孩童背着书袋蹦蹦跳跳地回家,趴在屋檐下的小黄狗摇着尾巴迎上去,亲昵地蹭着小主人的腿脚。
日落月升,天黑天亮。
孩童们早早地起床,拿上两个窝窝,就背着小书袋出了门。
人烟渐盛,屋舍愈密。
有起得早的年迈老人在悬挂着“芷阳县第七敬老院”的庭院里散步,也有年幼的孩童手里捧着一摞摞写着字的纸从悬挂着“芷阳县第十一济幼院”的院子里跑向人流如织的街巷。
“老师安好。”
孩童们继续往前走,便到了一座颇雅致的院子,门口悬挂着“芷阳县第五小学”的匾额,匾额前也站着两个作夫子打扮的中年男女,往来的孩童见了,都十分尊敬地止步,拱手作揖。
越来越多的孩童踏入学校,向广场汇聚,整齐列队。约摸卯时六刻,学校的夫子们也都来了广场,神色肃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