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一个小孩跑到附近踩树叶,来人都觉得有些新奇。
美人好奇地问道:
“陛下,这是宫中的哪位皇子?”
夏帝常年伏案有点近视,看不太清。见到身形以为是自己的九子,就要说应该是小九。
旁边的大太监及时开口:
“回贵主的话,这是渊国来的公子桑。”
夏帝尴尬地闭上了嘴。
美人也有些尴尬,她把质子认成了皇子,这事可大可小,她也怕陛下会因此愠怒。
赶紧转移话题:
“妾听闻公子桑都十岁了,怎的看着还这么小?”
说话间,秦政已经来到儿子身边,牵住了小孩的手。他收敛通身气息,谦恭地带着儿子走到两人身前行礼。
这个位面并不流行叩拜大礼,或者说只有在大事上才需要叩拜,所以两人上前后仅需行拱手礼即可。
扶苏好奇地抬头看着他们。
夏帝见这小孩玉雪可爱,尴尬的情绪散去了一些。不过再可爱也是别家公子,他是不会生出怜爱的。
所以夏帝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许是渊国人都身量小吧。”
说完就领着美人离开了,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举止有度谦逊得体的公子正。
最近朝中有人提起了灭三国的计划,说的是光靠兵戈不太容易,不如辅以其他手段。
那人便说大夏可以扶持一个亲善夏国的秦王出来,先叫秦王主动称臣作为他们大夏的附属国,以后再徐徐吞并。
早年多次出兵失利的夏帝确实忍不住心动了。
这是个好主意啊!
今日又恰好瞧见了秦国质子,他便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孩子看着沉默,倒像是好拿捏的。
夏帝不由在心里盘算开了。
秦政收回视线,低头和儿子对视一眼。
他们都意识到了一件事:
“秦国开始发力了。”
秦王自然不会在四五年前质子刚入夏都时,就暗示夏帝培养他儿子。这种事不能是秦国提出的,不然夏帝会意识到秦王在算计他。
如今时隔四年,时机成熟后秦王再示意自己贿赂过的夏国官员出来提这么个建议,夏帝就不会联想到秦国身上了,反而会认真考虑起来。
可见秦政和外家接上头,对于秦国来说就是布局完成,到了计划可以正式往下推进的时候。
扶苏则在扒拉修改器:
“这后头还有一段。”
第一段剧情说的是夏帝打算带美人来偏僻的地方野战,玩得够花的。这属于前情提要,是发生在父子俩撞见夏帝之前。
真正的剧透是后头这段:
「夏帝领着美人朝树林深处走了片刻,竟意外听见了一名女子的哭泣声。
夏帝心生好奇:‘莫非是谁探听到了朕的去向,特意在前方哭诉,想引起朕的怜惜?’
凝神细听,却听女子在说自己入宫前早有情郎。若非夏帝看中她美色,她根本不必入宫来。
夏帝怒发冲冠:“朕的女人怎能心系旁人?朕要给她赐毒酒!”」
扶苏觉得夏帝怪缺德的:
“当君王的什么女人没有,何必同别人抢?”
说罢不等父亲阻拦,已经飞快给它改完了。
秦政定睛一看——朕要给她赐婚!
秦政:…………
扶苏还在那里抱怨:
“删掉一个字居然也要浪费一个次数,还好早晨刷新出了一个大事件,不然还得动用阿父的机会。”
秦政揉了揉额角:
“胡闹。”
夏帝给后妃和她的青梅竹马赐婚,回头朝野内外要以为夏帝疯了。
扶苏却理直气壮:
“这不挺好的?”
反正他们又不是夏人,夏国君主昏聩对他们才大有裨益。
秦政失笑:
“你总是有道理的。”
一个时辰后,夏帝听闻后妃心中有其他男子,不仅不生气,还为两人赐婚的爆炸性消息就传遍了前朝后宫。
贵妃震惊地打翻了茶盏:
“陛下竟然如此心胸宽广?!”
夏帝刚踏入贵妃居住的宫殿就听见了这句,他憋屈地深呼吸了两口气。
夏帝咬着牙说:
“自然,朕一向如此宽宏。”
第219章 秦政:伤害太子的人,朕绝不轻饶
夏帝起初是想反悔的。
毕竟在场的人,难道还有人敢对他的决定提出异议不成?自打脸就自打脸,他是天子没人敢当面笑话他。
但是那宫妃听到他的话后惊呆了,大声追问是真的吗。因为过于激动,声音太尖锐,吸引来了不远处巡逻的侍卫。
此地偏僻,更容易藏匿危险分子,是以侍卫们时常在这类地方搜查。正巧撞上这样的场景,委实算不上是运气